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擁有靈活表演開關的天生演員—謝盈萱

紙上聚光燈 系列之八

文/吳牧青

謝盈萱
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
演出作品:非常林奕華《包法利夫人們》、《水滸傳》、《情場如商場—班雅明做愛計畫》、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三姊妹》、《百年孤寂》、表演工作坊《如 夢之夢》、外表坊時驗團《道德神經》、《一又三分之一》、城市故事劇場《明天我們空中再見》《ROOM118》、台灣藝人館《流亡》等…

第一次看見謝盈萱,是在六年前皇冠小劇場戲劇節中符宏征所導的《道德神經》。當年才剛進入大三的她,和一群硬底子的演員(外表坊團長李建常、雲門一 代的舞者王維銘、能寫能演的黃小貓)尬戲,只記得她雖然顯得些許生嫩卻吸收地很快,將符導最為擅長的意象劇場所需的片段發揮出一定的功力。而事隔多時,近 兩年她已一躍成為劇場界最出色的女演員。

上大學以前,在竹北唸高中的謝盈萱,在劇場經驗除了有接觸話劇社之外,幾近於零。「高中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有戲劇系這個科系,只是隱約知道幾個大 型劇團,而且連哪一個名導是什麼劇團都連不起來。大一開學時,老師要我們寫下最欣賞的戲劇,只見大多數台北人的同學振筆疾飛,我一時之間有點傻掉,只好隨 便寫些芭蕾舞劇…」她還一度因為班上同學對於戲劇的基本知識都很多而不大敢發問。

「林如萍是我的恩師。」在她大一和大二那個「傻傻的,什麼都不懂」的年代,林如萍介紹了她去試符宏征的戲《道德神經》,符導從好幾位 audition的學院演員中選中了她,理由便是「她沒有學院派演員那樣的具有包袱」。但是,一年後同樣是符宏征的戲《一又三分之一》再找她來演,卻得來 另一種評價︰「奇怪,妳現在怎麼變得有學院味呢?」所以,在謝盈萱心目中,2003年北藝大學製《櫻桃園》就成為她演員生涯中的一個轉捩點。

「我覺得第一次在林奕華的戲《班雅明》裡,他不大喜歡我。」謝盈萱說,他的個性本來就難以捉摸,而她自己又是個需要時間去認識一個導演的演員,所以 到了近期演《水滸傳》和《包法利夫人們》時,彼此之間就比一開始接觸時更了解導演和演員之間所給予的詮釋與發揮。「他到後來就比較能看出我這個人的個性, 可以勝任什麼樣的角色。」在《包法利夫人們》中演活利菁和許純美而大為搶戲的謝盈萱,也隱約嗅到另一絲作為一個「演員」的危機感。她表示︰「我很怕觀眾或 導演就先入為主認為我就是要演喜劇的角色。如同我其實不大喜歡被戲中的所呈現的個性而來認識我,每當戲演完有觀眾來找我聊天,我心底就很擔心他們以『戲中 的我』來認識我。」戲與戲之間,舞台上與舞台下,謝盈萱的開關是嚴謹而分明。

在兩三年前,謝盈萱曾經歷過一陣子猛接展覽、商場主持人case,「在那樣的環境下,真的非常的緊繃。廠商就在旁邊看,就算沒有人在台前,也要一直 保持很嗨的在那裡一個人說說說…」謝盈萱回想那段隨時都上緊發條的工作,也由於這樣的經驗,她學到非常多。她也直言,現在劇場圈作戲,有時候就是真的「和 真實世界脫節」。「戲劇本身都已經是那麼語言化的藝術型式,如果還弄得很抽象、飄浮不定,那還需要劇場幹嘛?舞蹈就可以呈現了。」她有點感慨戲劇圈內,近 期欲陣乏力卻也找不到和社會大眾溝通的模式。

「有點像是當你要去戲院看電影,結果電影院失火;當你想買東西煮菜,然後菜市場都關門;當我開始想抽煙,結果每一家咖啡店都開始禁煙…」謝盈萱有點 苦笑地講著近期的台灣劇場狀態。這兩三年,台灣的戲劇持續地低迷,如果連上昇中的新星都這麼覺得,那理當是我們該認真的思考劇場圈未來路線的時刻。

Posted in | | | | | | | 由 吳牧青 在 週五, 2007-08-03 15:42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多重而靈巧的戲子—梁菲倚

紙上聚光燈 系列之九

參與演出劇團︰ 香港話劇團、優劇場、香港前進進劇團、莫比斯創作圓環公社、動見体劇團

文/吳牧青

從香港話劇團到台灣的優劇場,從口條比重極高的演出方式,轉至葛洛托斯基(Jerzy Grotowski)的純然身體訓練的優劇場,梁菲倚可說是這十年來少見的劇場演員軌跡。並且,她不似投入身體劇場後就排斥大量語言文本的表演舞台,以一 股秀異之姿,昂首立於大小型各色劇團的作品。

「怎麼樣可以用最簡單的做一件事,但是讓它非常有力量,這是我當初會迷上葛氏訓練的一個原因。」梁菲倚笑稱,她在1995年第一次看見優劇場到香港表演 時,在散場之際走著走著,突然間前面一群身穿紅袍的優劇場演員在中環街頭走路,「那時真是震懾住我了,雖然他們不過就是平常地走路,但那一股異於一般人的 氣息,就像是一團很穩又很凝聚的力量在前進。雖然我形容起來好像鬼一般,不過那真的是很不可思議的一次經驗。」雖然一直到了2000年,梁菲倚才正式加入 優劇場,將多數的訓練與排練的時間放到台灣,但她記憶中追溯,葛式的訓練原先只有在香港演藝學院的書中看到,但'95年的那次現場感則是種下了一個投入身 體劇場的種子。

「比我先加入優劇場的香港人是張藝生,他是我的學長。他原先是那種講話很急,不修邊幅,口水流出來都不知道的那種人。也會在學校裡搞地下社團的那種人,可 是當我發現在他去優劇場了以後,整個人完全的改變,這令我很驚訝。」有了張藝生的經驗,早先對葛氏訓練擁有嚮往的梁菲倚便長期地踏上了台灣的土地,訓練、 表演。

梁菲倚自承「趕上了優劇場身體訓練的巔峰時期尾端」,以她個人的經驗,從90年代到本世紀初之間,是優劇場將葛氏訓練執行得最完整的一段時間。也許是基於 優劇場在海外受邀次數越來越密集的緣故,在訓練與演出之間漸漸偏向了表演那一端。不過她認為在優劇團的五年之中給予了另一種全然不同的表演風景,也令她得 以在各種風格路線的導演中都足以發掘巨大的能量。

2005年下半年,分別有兩廳院廣場藝術節的《333神曲》和莫比斯創作圓環公社在劇場菁英藝術節的《我係劍聖宮本武藏。殺!殺!殺!》讓她亮眼的表現大 量地被台北劇場觀眾注意, 《333神曲》是個日、港、台三國劇團的合作創作,但無論是台灣的莎妹導演魏瑛娟或是日本銀幕遊學導演佐藤香聲,也都在他們負責操刀的部份,忍不住多加了 些比重給梁菲倚。

出身於馬來西亞,大學和話劇團經驗於香港,以至於台灣的優劇場,到如今長期的台港兩地排練表演。雖然口中唸著「我是個叛逆期很晚的人,小時候都乖乖的」或 是「當初在馬來西亞開表演學校的父親,一直希望我在香港唸完書就回去教表演,但我一出國就沒有回去了。」這番談笑間的話語,但梁菲倚也還沒在馬來西亞演出 過。「雖然我一直到了中學都是在馬來西亞,但到了香港和台灣才是真正給我戲劇養份的最重要兩個地方。」

「很多導演都說我『很好用』,他們給我什麼我就能做到什麼他們想要的。魏瑛娟也曾在座談會說我可能是馬來西亞人的背景,所以很多元。這讓我也在回想,我似 乎也沒什麼所謂華人意識或香港人、台灣人、中國人之間的認同問題。」梁菲倚言談之間也說起了今年也是馬來西亞獨立50週年,不過,無論是在香港回歸10週 年或是台灣解嚴20週年的時空交錯下,在劇場流動而多變的今天,梁菲倚依然會是劇場人眼中非常重要的一枚戲子。

Posted in | | | | | | | | 由 吳牧青 在 週五, 2007-09-07 04:49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2007年4月5日 星期四

後小劇場運動的大學劇場生態 —青年才俊競演藝術節與轉身戲劇節

文/吳牧青

對於非科班出身的大學話劇/戲劇社成員來說,每年三月存在著兩個最重要的舞台,青年才俊藝術節轉身戲劇節成 為他們為實現舞台作品呈現的一種自我檢視。堂堂進入第八年的青年才俊藝術節與第九年的轉身戲劇節有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是透過劇樂部劇團這樣一介小劇 場團隊運作下的徵件集合,後者則是根源於1999年發起,有感於當年的台灣大事—921大地震的震盪下決定持續進行,學生團隊一手包辦行政、宣傳、票務、 製作等大小事務。

消失中的大學戲劇社團

本次青年才俊藝術節的製作人(同時也是現任劇樂部劇團團長)高瑋圻說起近年來的大學劇團生態表示︰「我也參加過末代(1997年)的大專盃話劇比賽,還記 得它鼎盛的時期光是北部就分成北一區、北二區,每個分區還分別有二十幾所學校參賽…到後來停辦了大專盃,就出現了以承接大專盃舞台失落為號召的青年才俊藝 術節,我也從它前兩屆的參與演出,到後來成為這個節目的主辦人員。」話鋒一轉,平常說話溫和的高瑋圻表情轉為黯然地說︰「可是到了兩三年前,我發現一個很 可怕的現象,有許多過去具有不錯優良傳統的話劇社學校,都已經倒社了。例如海洋大學、新竹教育大學(過去的竹師)都是…」

回首過去「大專盃」這一個早期對大學戲劇性社團的重要性,高瑋圻細數︰「說起劇場的前輩們,很多人都是從大專盃出身的,像是田啟元、詹慧玲都是,還有像知 名電視演員李烈,這些人都是。」至於1999年年尾開辦的青年才俊藝術節,在前六屆並無比賽的性質,一方面是由於經費的限制,另一方面則是號召力在初期也 未如過去的大專盃或幾乎同期成立的轉身戲劇節響亮。從上一屆開始,加入了比賽的制度,名稱也加註成為「競演」藝術節,成為目前的狀態。

「去年辦完,其實我們也收到了一些批評,認為參與比賽的演出素質參差不齊,於是我們本屆加入了初賽的制度,它讓參加決賽的製作(可以公演的部份)維持一定的呈現水準。」高瑋圻說。

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的社團資源問題

高瑋圻還點出另一現象,大專盃的存在給了許多學校予以社團資源不足下繼續奮鬥的動機,官方活動對於學校評價社團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若說青年才俊藝術節 是為了填補大專盃的空缺,更好的說法是多一個演出機會,這樣的資源便是那些經費不足的學校最需要的,尤其是私立學校。」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轉身戲劇節的參 與學校皆是老字號的北部國立大學,而私立學校在青年才俊藝術節參與的比例便相當高。

「所以,私立學校的話劇社相對來說是較弱勢的一群。」身執民間社團來籌備的青年才俊藝術節,也發現一些對劇場夢想執著的人物。如真理大學的簡偉志,在學校 的社團消失之後,在這次以銘傳大學傳話工坊的導演身份參加活動;文化大學的慾望劇團,成員以基隆人為班底,在劇場技術性上則存在著一股「準專業」的能力, 也是因為成員中像編導的葉禹廷就出身於國劇社,出自於對現代劇場的熱愛而參加。

在學院、專業劇場的路上
仿傚與前行

為最後一周排練的轉身戲劇節成員師大與北教大還在忙碌中,而台大、政大、北大、國防四校的導演或社長們則各自表達出他們對於轉身戲劇節的傳統與堅持。「我 們一切都是自己來!從頭到尾都是學生自製。」台大話劇社的許靈均認為,這是其他表演機會所沒有辦法獲得的全面性。已經進入大學尾聲的他,歷經四年的轉身戲 劇節,從演出、前台票務、導演與宣傳活動都參與過,「其實我去年也有去青年才俊演出。」但他更表示,轉身戲劇節每年共同討論出的主題和精神,是比較不容易 被取代的。

政大話劇社的鄒雅荃認為,青年才俊藝術節要的是結合各個大學的力量去進行,但這和他們參與轉身戲劇節最原始的立益不大一樣。她說︰「再加上舉行時間重疊性 太高了,社團的資源很有可能因此被分散掉。」許靈均不諱言台大話劇社人手雖然還算充裕,但兩邊戲劇節分頭進行,也使得進場的觀眾不大踴躍(也賠了一些 錢)。卡在這兩者之間,有如小劇場和文建會多年來的經費補助一般,還是預算爭取的問題,還有學生社團運作時間往往卡在學年、學期、與期中考時間。也因此, 兩者長年來的撞期問題依舊,就只是因為三月剛開學尚無期中考壓力,外加一整個上學期的籌備和排練才足以成熟。預算方面,教育部給了轉身六校三萬的預算,讓 他們更體會到資源取得的困難。台北大學戲劇社蔡中岳就表示︰「於是我們就開始去外面找贊助,本來有人很天真的說,那你們可以去找那種銀行又附有文藝基金會 單位,…『銀行』,嗯,應該蠻有錢的吧,結果當然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贊助金拉得很有限,倒是拉到一堆雜誌,變成很奇特的現象,我們找同學買票來看戲,進 場還拿到一堆各式各樣的雜誌,什麼《遠見》《NONO》還有一些少女流行雜誌都有。」

許靈均他認為,「進劇場演出」算是轉身戲劇節的一種堅持,所以就算在資源、贊助和財源抵開銷吃緊狀態,也依然要租用正式的演出場地,還有正式的票務系統。 至於是否這樣的過程是對於專業劇場能力的一種仿傚,鄒雅荃說︰「應該這麼講,我們是在各種條件集合下所能做到的一種『類專業』演出。」至於擔不擔心這樣正 式的售票賣不到它專業票價的「價值」,轉身各校的同學回答得誠懇,皆異口同聲的說「我們極盡所能,在做一檔戲就要隨時想著別對不起買票的人;我們盡可能讓 觀眾覺得我這檔戲有150元的價值。(按︰此次轉身戲劇節為兩檔戲共分一場票價300元)」在體制之下的彷傚外,轉身戲劇節各校在宣傳活動也是重頭戲,遊 街或是行動劇,則是迥異於一般劇場運作的部份。

專業跳板?—永續延伸抑或斷層重現?

「是的,每場節目至少都有八成觀眾是參與製作演出的學校親友團,當然也有少數人是在線上購票系統買完票,成為一個獨立欣賞的個體。但,坦白說,在專業劇場 上除了那種大卡司或高知名度的演出,何嘗不是這樣的特性?」劇樂部高瑋圻一話也點到了表演藝術者的生計猶如新上手的保險菜鳥般,業績破蛋靠親友。

轉身戲劇節和青年才俊藝術節身上,我們看見了不同世代在80年代到90年代小劇場勃興之後的後遺樣態。新興劇團冒出頭的比例隨著大學戲劇社團人口減少而呈 現停滯或後退,即使如此,許多非科班的戲劇社學生依舊堅持這條志趣之路,或有人前進北藝、台藝等校成為學院戲劇場景的一份子,如朱安如或力吶,或有人像鬼 娃株式會社的狗比,無論是轉身戲劇節或是青年才俊競演藝術節都將之視為秀異的出色人物;而轉身與青年才俊兩個重要的學生劇場活動,除了在有限的大學戲劇愛 好人口中挪出一個最有抒發能力的空間外,如何在培養戲劇人口(實作與欣賞兩者皆然)上使得更大的力道也是一必要課題。

Posted in | | | | | 由 吳牧青 在 週五, 2007-03-30 13:52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前往劇場設計的奧林匹克之前—2007布拉格四年展台北預展

文/吳牧青

若非專業劇場人士,對於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que Quadrennial,簡稱PQ,全名為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Scenography and Theatre Architecture)可說是既陌生又遙遠的一場藝展,其實,在2003年第十屆布拉格四年展也不過是台灣首度踏上PQ這片劇場設計的世界舞台,而在 6月中旬台灣技術劇場協會開拔前往布拉格參展前,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也將以預展的方式呈現今年台灣團隊的劇場設計作品結晶。

門面向外招展
門內自省溫故知新的國家館

配 合布拉格四年展的四個主題︰國家館、國際學生設計館、劇場藝術節、劇場建築設計館,在北美館大廳現場也分為四個展區(其中國際學生設計館和劇場藝術節因為 都是劇場背景科系的學生參展,故展區集結在同一區塊內)各別呈現。一進場以竹藤為素材設計的國家館由王文志操刀,如同過去他成名的「天幕帳篷裝置藝術」, 國家館展場在有限的空間內,以一種曲折、近似蝸牛的迴旋廊道形狀,包覆著從2002年到2006年台灣表演藝術舞台設計的圖稿、劇照攝影、模型和服飾的吉 光片羽。

國家館策展人為北藝大劇場設計系系主任王世信,他這麼解釋命名為《破繭》(On the GO)的國家館︰「其實坦白地說,雖然台灣劇場技術隨著經驗累積是日益提昇,但是在劇場創作的環境,無論是大型表演團隊或是小型團隊,或是社會、經濟、政 治等大環境,在創作人的心裡,這幾年都陷入一種『掙扎』的狀態…」所以不管是中文名《破繭》還是英文名On the GO,都透露出一股「進行式」和打破僵局的回顧與展望。「若由內而外來看,從中心軸竹藤的裝置是很緊密的結構,然而繞到外圍最後是鬆散的狀態,它象徵破繭 而出的狀況。」

畢竟是有「門面」象徵的國家館,因此在《破繭》展場裝置外部掛上的劇照攝影多為傳統鏡框式的大型演出,如雲門舞集的《狂草》、果陀劇場《ART》、 表坊的《如夢之夢》等等。王世信表示,雖然外圍是鏡框式的舞台設計,但各別作品無論是《等待果陀》裡林克華設計倒置的樹,或是雲門《狂草》中的潑墨在歐美 劇場人士眼裡依舊至是新奇,至於在國家館內側的作品,則多為小劇場作品或是一些特殊的環境劇場,像是在滬尾砲台演出金枝演社作品《祭特洛伊》和在憶載金城 由台南人劇團演出的《利西翠妲》。

劇場外的常民劇場園區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

四年前台灣首次前進布拉格四年展時,尚無劇場建築的團隊前往設展,而今年首度代表台灣前進劇場建築設計館的則是2005年5月落成啟用的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和其他主題展館相較,劇場建築館在團隊設計的「密度」之高則是此番台灣在'07PQ團隊中的特色。

高密度之一是展場面積。由於在今年布拉格四年展現場給予建築館設置的場地相當有限(據聞是在展館外圍的迴廊),而參與劇場建築館的二十多個國家,平 均每個團隊僅有長496公分、寬94公分、高5公尺的體積可茲容納,無論是策展人林璞老師或是參與嘉義表藝中心整體規劃設計的黃永洪設計顧問公司、協力這 次'07PQ參展的禾怡公司的林芳怡都異口同聲表示「簡直就是個『攤位』!」,但也正因這麼「緊繃」的展場空間限制,讓各團隊在策劃這次展出動盡了腦筋, 設計出既有景深底圖、又帶有三層拼貼式穿透而發散式的視角。

策展團隊的林芳怡指出,嘉義表演藝術中心的定位和一般人較為熟知的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不太一樣,後者較偏向教育導向,前者則是整合表演和休憩的園 區空間,而嘉義表藝中心的劇場設計是國內第一宗「可由劇場外部透視到劇場內部」的嘗試。黃永洪設計公司的張凱洋補充,「一般人如果帶著小孩,很怕他們玩耍 或哭鬧而對於進劇場感到卻步,但這樣的設計就能讓他們在外圍參觀到表演進行中的劇場,也可以在不妨礙其他觀眾的選擇前提下自由在外側欣賞或是離開。」策展 人林璞則認為嘉義縣的劇場「必需回到它強化常民文化的特殊性」,所以無論是入口的門碑、凹字形的戶外荷花池和水榭舞台、戶外表演亭等設置都是將傳統上定義 的劇場延伸到整個園區空間。

建築與劇場設計的觀點,在這個「高密度」策展團隊也會面臨不同的設計美學觀點。林芳怡便稱「往往林璞老師和設計公司團隊的人對每個展場佈設的細節都 有不同詮釋」,為了要保持北美館預展和布拉格四年展的一致性,整座設計裝置大小不變,但在美術館呈現為了顧及觀眾較遠距離的欣賞角度,則挪開一道半米寬的 空間將底圖的夾心版和裝置隔開。「原來我們在展場還準備想印製模型書發放給參觀民眾,但經費真的很有限,我們只能在力求保有設計原始精神下放棄了其他小樣 的花費。」林芳怡補充。

漸興的劇場設計新生代

四 年之前和四年之後,對於台灣設展團隊來說,今年最大的進展便是學生設計展入選作品於質量大幅上昇。策展人之一,同時也是台大戲劇戲助理教授劉權富就指出 「和主辦單位對於劇場新秀鼓勵的心態有關」,上一屆據參展的人員轉述,學生展展出的場地相當陽春,但這次'07PQ主辦單位花了較大的用心在學生館的佈 設,除了在經費上給予展場較多的製作費外,也另外搭起一個完整的「Rookie Jete」(新手上路)給學生設計館擴大觀摩的規格。

一直以來,國內在劇場設計、技術方面一向由北藝大以龍頭之尊獨大,但台大戲劇系在大學部設立八年之後,除了師資漸次補齊,技術和劇場製作的經驗傳承 上便有大幅度的提升。「像四年前,台大就沒有派出任何學生參加PQ展,而不用說四年前,就算是兩年前都不見得可以派出學生參展。」劉權富指出,在這次學生 館與劇場藝術節以希臘經典劇作《鳥》的主題,競賽中台灣入選了十九件作品,橫跨舞台設計、燈光、服裝等三大類別,台大戲劇系入選了九件。但他也補充,「燈 光設計的部分就很可惜,畢竟在這樣徵件/審件的形式對燈光設計作品是蠻不公平的,多媒體呈現和實際燈光的執行效果也差異頗多。」

論及台大戲劇系能否在綜合大學體制下發揮較高的影響力,劉老師則認為,例如台大藝術季這類學生自治體系的活動,如何能讓藝術演出具有指標性,端視學 生會或籌備學生團隊對於藝術的認知,不然,藝術季難免流於「社團聯展」的發包模式,一則以經費,一則以學生系所生態。記者也和劉權富聊起了上期才報導過的 轉身戲劇節等戲劇性社團現今生態,他認為︰「過去學院體制還很欠缺專業訓練的制度,所以才會有像莎妹劇團魏瑛娟或現代舞社羅曼菲這樣由外劇場進入的出色人 物,現今戲劇系的學生在學製畢製的準備後,也鮮少有心力去和話劇社交流了。…當然在前幾年,就我所知確實有少數戲劇系學生會參與話劇社活動,也有話劇社學 生會前來旁聽。」劉權富認為,非科班學生的創意性是學院出身的劇場人的技術,如能達成互補與交流,至是最理想,但無論如何,他最期待的是「希望大家多多來 看展,跟參展學生交流溝通」,期望從這交流當中,別讓劇場設計成為單純的藝術標本吧!

Posted in | | | 由 王婉嘉 在 週五, 2007-04-06 04:00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

散步趣/最老的名人巷青田街- 時報週刊 No 1518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走在青田街的靜巷,經常是無車也無人,彷彿一腳踩進歲月的流沙,窺探了時光的祕密。

台北最早的名人巷,在青田街。這裡曾經住著東京帝大知名教授、台大校長、政界大老,甚至六○年代的明星。時光移易,雖然這裡蓋起了美輪美奐的豪宅,許多年輕時髦的咖啡館又相上這一帶,與永康街連成一氣,演變成台北知名的咖啡街,那種屬於老世家的書卷氣依舊存留街頭巷尾,延續在這些美麗的小店裡。

青田街對我來說,是一種「不太存在」的存在。明明知道它就在那裡,可住在台北這麼多年,卻總是容易略過它。去永康街吃小食,很少跨過金華街;去師大逛夜市,多半也不會繞過學校的背面。掐頭去尾的,剛好就是漏掉青田街。

在師大與永康商圈的青田街,像是一張夾在兩章熱鬧喧騰的流行小說的樸素書籤,十分低調。然而,正是因為如此低調,才會吸引愈來愈多人想要進駐這塊鬧中取靜的地方,興建起華麗的豪宅

這陣子跟一位剛來師大念中文的日本人相約在附近吃午餐,餐後我們從師大一路散步到永康街。當他很專業地翻出導覽書時,我才發現自己竟然從不知道,原來永康街這麼長;原來,師大跟永康街那麼近;原來,只要穿越過我總是錯身的青田街,就可以串起她們。

這個午后,我跟著朋友漫步在有「綠色隧道」之稱的青田街域,對這裡的人與環境的互動有了新的認識與感受。我發現,讓低調的青田街華麗起來的從來不是那些美輪美奐的豪宅大樓,而是這裡的歷史,以及在此生活工作的人們。

青田街歷史光譜

1914年,日治時代政府推行皇民化教育,為提供大批渡海來台的日籍教職人員住宿問題,在當時被劃為昭和町的青田街興建學校宿舍群,青田街遂成為日治時期的「大學住宅」。

2003年,青田街一名屋主因不當砍伐老樹,遭到「台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開出第1張罰單,青田街居民發起「愛青田救老樹」與「再造青田歷史街區」活動,引發各界關注老樹與老屋之新聞議題。

2005年3月,台北市政府辦理公告青田街周邊之日式宿舍群禁建2年;2006年11月公告指定其中3處老屋為古蹟、6處為歷史建築。

2007年3月,2年禁建令屆滿。國有土地上的24棟日式老宿舍、日式木造的老舊別墅恐將夷為平地,開放標售為大樓,成為房地產建商的廝殺戰場。

三十年服飾老店 秀彥精品服飾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謝秀子總是和愛犬「多力」一起看店。她驕傲地說,牠是招財狗,不少人是因為想看牠才常來買衣服。

走進青田街,我的腦子裡充滿了對「日式建築群」的各種想像,然而,當我們真正看見了她,卻發現所謂保存最完整的宿舍群落,規模並不如想像中來得震撼。當我把這個感覺跟「秀彥精品服飾」的老闆娘說,她笑著搖頭:「那是因為都拆掉啦!拜託,以前真的很多、很多耶!」

這間秀彥精品服飾和年過半百的老闆娘謝秀子在這裡已有30年,門面不能說沒有裝潢,但老實說,確實已經不符合時代的潮流。不過,看在習慣遊蕩在購物中心的我的眼中,這裡反而很有一種復古的氣氛。

謝秀子抱著愛狗多力,熱心地領著我們,當起青田街日式建築群的導遊。她指著眼前的日式老平房,如數家珍地告訴我們這裡那裡以前的模樣、往來過哪些達 官貴人。看她說著前台大校長閻振興、前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羅銅壁、前台大醫院院長楊思標,甚至日治時代帝國大學教授們,彷彿都是她的左鄰右舍。「可惜這些國 有地一塊塊被賣給建商蓋豪宅,老樹舊屋一棟棟被拆,你們啊,只是聽說青田街有多好,其實根本沒見過這裡最好的時代。」

她的臉上還是堆著笑,口吻卻瀰漫起遺憾的況味。「不想還好,一想,腦海裡就浮現出一張地圖。哪裡的老房子又被拆了、哪裡住的老鄰居也走了,真的很感慨。」人生無常,謝秀子一點也不希望青田街繼續改變。

話鋒一轉,她說,自己的這家店從前是于右任住過的平房。平房改建成大樓後,于右任的兒子還曾住在樓上,並經常光顧她的店,總是熱情地跟她聊天或買些禮物贈送部屬,當時她還不到二十歲。「現在開店只是玩票了。」她笑著說,只是要讓那些現在已經搬到國外的老客人,回來還能看到這個店,讓那種鄉愁還有地方著落。

秀彥精品服飾

.台北市青田街15之6號
.02-2396-0839
.09:00﹣19:30,日休

優雅的人文氣息 湛廬咖啡館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衣索比亞耶加雪啡,230元。單品咖啡是湛廬的精髓,強調手沖咖啡一定要請師傅端到客人的桌前服務,因為咖啡的美好是從熱水螺旋狀地注入開始。

服飾店裡的是老時光,走出店迎面的是充滿人味的咖啡館:「湛廬」。

在湛廬咖啡館擔任店長快四年的傅云說,從台中北上念書的她,在台北一住就是十年,讓她真正愛上台北的原因,正是這條街。

她說,來青田街喝咖啡的人質感不同,人文氣息特濃;她和謝秀子一樣,可惜著老房子紛紛被拆。但年輕的她思維不同,並不擔心新居民的移入改變這裡,她覺得,青田街有足夠的能量潛移默化每一個進駐的人,就像當年的自己。

她一邊專注地沖咖啡、一邊強調:「我真的很喜歡青田街。」自家烘焙的咖啡,隨著溫度合宜的熱水注入,香味裊裊,彷彿覺得傅云口中的青田街頓時都釋放了氣味。湛廬或許就是青田街氣質的縮影,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此,卻相同地講究生活品味。

不只懷舊與融合,或許青田街也有著圓夢的力量。四年多前,一群離開了職場的中年女子在這裡展開了新的人生。當時,李惠蘭和四個朋友希望推廣健康好吃的有機飲食,決定攜手創業,開了這家「手天品社區食坊」。

店面的裝潢很簡單,沒有客席也無設計,只有冰櫃與擺放產品的木架。在這裡工作的伙伴雖然不見得是專業出身,卻對烘焙糕點充滿無限興趣。到店裡買東西,你會不時聽到身後廚房傳來興奮的歡呼:「好吃的蛋糕出爐囉!」她們的眼神中,盈滿著夢想和成就。

手天品不是惟一的圓夢者,我們在這一帶還發現了一間狹小卻明亮的店鋪「珠寶盒」(boite de bijou),在明朗燦燦的午后引誘著我們。經營法式點心坊珠寶盒的負責人Susan一直夢想著要做出道地的法國甜點,現在,她的法式甜點和麵包深受許多 師大法語中心的老師、學生喜愛,連來自法國的朋友都讚她道地;或許讓這裡明亮的不只是陽光,還有實現中的夢想。

湛廬

.台北市青田街12號
.02-2356-7123
.12:00﹣22:00,無休

珠寶盒法式點心坊

.台北市麗水街33巷19號之1
.02-3322-2461
.10:00﹣21:00,周一休

手天品社區食坊

.台北市潮州街188-1號
.02-2343-5874
.周一﹣四09:30﹣20:00,周五﹣21:00、周六﹣18:00,周日休

剪不斷的世代回憶 波士頓理髮廳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問老闆娘為什麼要取「波士頓」這個店名?她回應:「趣味、趣味啦!」操著閩南語口音的她,回答問題時常這麼開頭或結論,聽來十足恬淡。

青田街的氣味沿著麗水街往永康街蔓延開去,一如我們的腳步。

在永康街上,美麗如西方社區的「錦華綠地」四方小公園旁,我們的目光落在綠地旁的這間「波士頓理髮廳」。這個商圈不乏許多標榜店面裝潢設計師風格的髮型沙龍,想不到像這種充滿老風味、頂著褪色老招牌的傳統理容院會藏身在這裡。最妙的是,如此傳統的老店取了個那麼洋派的店名,非常地後現代。

波士頓由阿公阿婆級的柯氏夫婦經營,從民國五十七年開業至今剛好四十年。柯老闆說,很多人從黑髮剪成白髮,甚至還剪過一家五代。現在,夫妻倆開店不單為了生意,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跟來理髮的老朋友道往事、話家常,甚至共是為了讓老朋友知道,他們還在這裡。

老闆娘說,以前大家都說這間店是路衝,生意做不起來,但據說要是從事「動金屬」的性質才行。但我想,真正讓這間店屹立不搖的背後,是他們夫婦倆的深厚情誼。

波士頓理髮廳

.台北市永康街42號之4
.02-2393-5345
.09:00﹣20:00,周一休


濃濃異國風情 No.8洋食雜貨鋪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靜香的老闆娘有著超越歲月的氣質與美麗,看著她,我還以為走進那個傳說中的日本小店。

愈往麗水街和永康街前段靠近,街道的歷史氣氛就愈淡薄了起來,更多年輕的人、起起落落的店家書寫著新的永康街面貌。

這裡的巷弄裡,咖啡館、小店經營起各種優雅的異國情調。麗水街上以日文「Shizuka」為名的「靜香」咖啡,是由店長楊小姐和媽媽一同經營,因為客席非常少,晚上常客滿,門口即告示要先行預約,以免向隅。帶點不那麼刻意的做作,就像穿著和服日本女人挺直的脖頸,整個店的氣味就像從東京靜巷搬來。

洋食雜貨鋪「No.8」則是把英國的小雜貨鋪搬進了永康街的巷子裡。店裡賣著橄欖油、鵝肝醬、氣泡礦泉水及老闆顏伊精挑的多款好酒,還有手作的輕 食、三明治、巧克力。小小的前庭,可以趁中午偷個空在此閒坐,也適合下了班來喝點小酒放鬆,一目了然的簡潔與舒適,簡直就像來自倫敦的柯芬園。

走出永康街的巷子,我們的異國之旅才畫下句點。回頭看看遠處錯落,藏匿在豪宅間的質樸老房,低調的美麗印象又悄悄上了我的心頭;我突然懂了這個老名人巷的風味,在這春日靜好的午后。

靜香

.台北市麗水街24-1號
.02-2396-6381
.14:30﹣21:30,周日及國定假日休

No.8

.台北市永康街41巷5號
.02-2393-8098
.12:00﹣00:00,周二休

本區之最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錦安市場

最邊塞的風情 蒙藏文化中心

不要懷疑,雖然台灣實質上早已管不著蒙藏地區,但依照憲法規定,蒙藏委員會仍然是成立的。位於青田街這棟碩大的蒙藏文化中心,近年來仍致力於台灣與蒙藏地區的文化交流,並轉型成為提供民眾前往西藏蒙古旅行諮詢中心,還時常舉辦相關的影展與活動。如果你對蒙藏語有興趣,這裡也有開辦蒙藏語語文進修班。

.台北市青田街8巷3號
.02-2351-4280
.09:00﹣12:00,14:00﹣17:00,國定假日休

最不動如山的老店 永光文具店

永康街寸土寸金,幾乎只要開在這條街上的店都能攏聚人潮,只除了這間老文具店以外。夾身在永康街裡,真懷疑還有多少客源,不過,無論旁邊的店家如何更迭,也不管巷口的金石堂書店怎樣改裝,它依然保持風貌,不動如山。

.台北市永康街37巷巷口
.無電話
.11:00﹣18:00,不定休

最懷舊的聚落 錦安市場昭和文物市集

民國73年重建完工的錦安市場(前稱龍安市場),日據時代稱為昭和市場,現在樓上為市圖分館,樓下的市場功能則變薄弱了,成了「昭和文物市集」。這裡聚集了一批收集懷舊、仿古,充滿50年代老情調的物件,滿足曾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前來尋寶。

.台北市永康街60號
.無電話
.14:00﹣21:00,無休

最性格的老闆 璞園

「璞園」的趙力夫應該是這一區最性格的老闆了,他不僅在店門口懸掛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大國旗,還總是在這條現代到不行的路上,坐在落地玻璃門旁的木桌前寫毛筆。璞園不只是經營近20年的骨董藝品店,也賣著福州傳統風味的紅麴小吃,就像個古風文人,在這擾攘街市上自成一格。

.台北市麗水街9巷1號
.02-2357-9349
.11:30﹣22:30,無休

採訪後記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我跟隨行的友人說,青田街最新的房價狂飆到1坪80萬;他聽了驚呼,直道不可置信。現在提起青田街,大家似乎都立刻聯想到豪宅,確實如此吧。跟友人道別後,我一個人在昏暮中離開,沿途還真數不清究竟有多少工地正在興建大樓

這些豪宅說真的蓋得都很美,充滿設計感也不霸氣。所以,我本來覺得「低調而華麗」這樣的說法,很適合放在它們身上。但這個下午以後,我卻認為,真正低調的是守護著青田街,那些愈來愈少的大樹和老屋,以及因為喜歡青田街而在此努力生活與樂於工作的人。

就像是秀彥精品服飾老闆娘所說的,青田街本該就是那種不被炒作的、靜靜存在的感覺;正因為這些人事物的低調,反而閃爍出了華麗的光澤。

1963年,台北市黨國元老監察院長于右任在青田街院長寓所歡渡八秩晉五華誕,各界人士前往致賀,並在庭園空地表演「麻姑獻壽」。

70年代的明星楊群、俞鳳至夫婦和愛女楊曉鳳在永康街13巷內的家居生活;圖為楊曉鳳好奇地觀看母親化妝。

1978年,台北市長李登輝為永康公園兒童公園落成啟用舉行揭碑典禮。

1999年,永康街一帶規劃社區藝術節,舞者與藝術家讓整個區域現出不同的風貌。



2007年3月27日 星期二

Emilie Simon - Desert


Where is the sea
I don't why I was just looking for the sea
But the only thing I found was a desert
A desert around me

What can I see
You close my eyes when I just need to go and see
If you want me to be blind I will stay here
With this desert around me

The world I can see
Is a nowhere land
Without you I'm a nowhere girl
In the desert
In the desert
With you

Where is the sea
I don't why I was just looking for the sea
But the only thing I found was a desert
A desert around me

Where is the sea
I am alone
I am dreaming of the sea
That you are not here next to me

The world I can see
Is a nowhere land
Without you I'm a nowhere girl
In the desert
In the desert
With you

Emilie Simon - Flowers

I want to buy you flowers
it's such a shame you're a boy
but when you are not a girl
nobody buys you flowers

I want to buy you flowers
and now I'm standing in the shop
I must confess I wonder
if you will like my flowers

You are so sweet and I'm so alone
oh darling please
tell me you're the one
I'll buy you flowers
I'll buy you flowers
like no other girl did before

You were so sweet and I was in love
oh darling don't tell me
you found another girl
forget the flowers
because the flowers
never last for ever
never last for ever
never last for ever
my love

2007年3月26日 星期一

動物園裡長大的(前)反社會型藝人──專訪《愛麗絲的鏡子》演員歐陽靖

文╱李靜怡

原本想做歐陽靖的訪問都出自於記憶中,她在很小十五六歲就參加過美國綠色和平組織的街頭激進裸體抗議遊行,三支雨傘標的媽媽譚艾珍還在家最多養了五 十幾隻流浪狗還有山豬,把在夜市拍賣的貓頭鷹、老鷹都救回家治療,甚至還請動物園醫生來幫山豬拔撩牙,台灣山林濫砍嚴重,冬天她們就把蛇帶回家免得凍死, 春天再放生,家裡錢都花光光,到處被鄰居趕,最後搬到石碇茶園的廢棄鐵皮工寮去住,踩著滿地狗大便回家的小孩,素食動保者。

從小在類似動物園的環境長大,歐陽靖其實很討厭狗,小時候會怨家裡經濟都被狗吃掉,看到別人對路上小動物的熱情,她只覺得動物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生命,不需要人類照顧,母親現在仍在保育場推廣認養流浪狗與植入晶片,因為路上的多是走失流浪狗。

對於從前潛入深坑不人道私宰場偷拍照片發給國際媒體的事,歐陽靖卻說那都是太久以前的事了,現在對那些東西都完全沒興趣,(讓原本準備要作「激進動 保孩子長成跨類型超正演員」專題的記者頓時腦袋一片空白,只能用不太流利的台語在心裡大喊『啥咪碗糕!』)「以前很多時候都是為反對而反對,只要反社會的 事我都會去做,相當幼稚,我還在網路上花很多時間寫文章罵女權主義者。現在的自己感覺比較『完整』,不需要去反抗,也吃肉,不要看怎麼被殺就好,當鴕鳥比 較簡單。」講起過去,毆陽靖都相當坦然,「我以前很胖,是整天聽X-JAPAN的開朗胖妹,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是第一名,不過別人對我都相當不屑,小五我爸 過世時,一群同學跑來我旁邊笑,『歐羅肥,妳爸翹毛了喔!』我就不理他們而已,後來自己開始想總不能胖一生就開始減肥,減到厭食,高中憂鬱症就沒唸書,整 個人垮掉。我變瘦以後全校出名很受歡迎,瘦了好像什麼事就對了,那種別人對妳態度的劇烈落差,大概某部份讓我後來變得很反社會。」

很多人對她脖子上血紅的刺青、手上一排12個菸疤、只有國中畢業、部分猶太裔血統、和從前拍攝一堆經血、疤痕╱虐待、廢墟照片都印象深刻,譬如幾年前在女 同志網站DB,歐陽靖就因為作風強烈而相當受注目,對於所有在保守多數眼中認為過於偏激的舉動,歐陽靖用相當誠實與簡單地方式總結部分的過去,「以前在網 站寫東西就只是自慰,可能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用上帝這個匿名發表文章,覺得自己就是上帝,我那時候一直不想承認我根本就很懦弱。雖然說我從十五歲就開始吃 鎮靜劑到去年才停,吃了八年,記憶力其實很不好,就連拍《愛麗絲的鏡子》的印象都很模糊,但是我不會後悔發生的每件事,就像現在覺得每個刺青都很醜,還害 我不能拍少女雜誌(笑),但是刺青就像傷疤。」

這部歐陽靖主演的《愛麗絲的鏡子》,在兩年前就拍攝完成,青年導演姚宏易11年前就在侯孝賢工作室擔任攝影助理,之間做過助理導演、剪接助理、製片 助理等,後來侯孝賢編寫《最好的時光》劇本時,因此剛好認識了歐陽靖,對她個人故事相當感興趣,就將電影第三部份《青春夢》,以她人格特色為腳本,發展劇 情,由舒淇演出;歐陽靖也當過影像藝術者謝春德的模特兒,她熱衷攝影創作(在她的鏡頭下,連農產品都看起來很屌!),自己也接過耐吉球鞋的商業拍攝工作, 意外的是,外型相當獨特,備受藝術創作者注目的歐陽靖,問起她拍完《愛麗絲的鏡子》的工作狀態,她很直接地說︰「什麼也沒做!連經紀公司都找不到,只有自 己在學騎馬、寫小說與攝影。大概我的外型與個性對經紀公司來說太棘手,他們比較希望是一個個性比較空,能夠加強塑造包裝的,偶像劇的人找過我媽沒找過 我!」說完自己還在一旁大笑!

記者覺得她真是一針見血,因為和歐陽靖本人交談,其實她態度友善到不行,偶爾也會溫柔地說一些什麼類似翻開明星課本第一頁,那種「我一定會盡全力完 全配合經紀公司,不管什麼角色我都願意去嘗試」之類的話,活脫脫是一個好孩子,可是大概她的皮膚太慘白,或是不知哪種潛在氣質在作祟,當她盡全力在裝可愛 證明自己也可以對著鏡頭嘟嘴拍少女雜誌的時候,我的心裡只有浮現一句,「騙人~妳比較適合唱歌德重金屬!」

總之,沒有工作的歐陽靖搞得大家很為難,因為的確台灣走軟綿綿你愛我我愛你路線的偶像劇要是出現一個歐陽靖,好像真的很怪,不知道要演哪個部份,就開始問 她那麼紅的刺青用粉撲不撲得掉(她說可以!),只差沒問她歌仔戲有沒有興趣演。在《愛麗絲的鏡子》中表演自然,也參加紫絲帶家暴影片公益演出,歐陽靖希望 最後能從幕前發展轉往幕後製作,自己也正在寫一個類似北野武《淨琉璃》風格的長篇小說,從十幾歲開始自學攝影,在網路上找model嘗試時尚攝影 (fashion photography)的她,也希望以後能朝電影拍攝發展,只是現在沒有那個經濟條件與機會,「其實我知道我或許不適合當藝人,台灣需要平民化類似楊丞 琳一般能讓高中女生有認同感的偶像,我看不到我的市場在哪哩,也不可能等到市場轉型,可能自己還是想往創作發展。如果一定要說這輩子有什麼非演不可的角色 的話,我希望能碰到想法非常實驗的導演,能夠挑戰市場,但不是拋棄市場的藝術電影,譬如日本展現暴力美學介乎藝術與B級電影之間的cult類型電影,北野 武、三池崇史、深作欣二或是塚本晉也,沒有人會想到那種電影會賣,但是他們完全把市場帶到新的方向,如果台灣沒有這種導演,有一天我想自己來拍!」

歐陽靖個人攝影作品網址 http://www.wretch.cc/album/grenzfall

Posted in | | | | | 由 李靜怡 在 週五, 2007-03-09 17:56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不如將兩國女同志強行合併 專訪日本福岡女同志空間經營者──元滿真紀

文╱李靜怡

日 本東京從1994年開始,許多歌舞伎町二丁目區域(情人旅館、性風俗店、酒店林立的歌舞伎町被稱作歡樂城)酒吧老闆就組織了每年一次約兩千人參加擠到寸步 難行還有煙火的同志大遊行,九零年代之間,也冒出多本成功或不成功的男女同志雜誌《Badi》,《G Men》、酒吧書、同志研究論文,以及同志運動聯盟團體。不過日本社會對待同志族群仍採取相當保守與冷漠的態度,在2000年,日本政府施壓,要求中學停 止同性戀講座,原本一年可以跑200多場教育演講的老師,目前一年只剩一兩場。男女同志在日本、韓國能見度遠低於台灣與香港,在職場出櫃與社會接受度都受 到多般阻礙。

台北開了九年的女同志酒吧「搖滾看守所」,舉辦了一場中日女同志文化異同講座,邀請在福岡經營女同志空間「Doez Dose」的元滿真紀、九州大學專門研究女同志心理衛生的心理學博士廣梅芳,與一位年輕跨性者──由來台。目前全日本僅有四十家女同志空間,其中一半為卡 拉OK店,一半為酒吧。「Doez Dose」的空間以紅黑色系為基調,養了一隻蝸牛和五隻狗,四台電視,很暗,還喜歡放一些節奏緩慢的音樂,店裡每月會舉辦座談會,並且今年辦了西部日本第 一次的同志影展、許多派對,店裡除了女同志以外,也有許多跨╱變性者與拉子媽媽和她們的小孩,2006年日本立法變性者可以在身分證上更換性別以後,變性 手術原本漫長的和各式醫師交涉六七年的過程縮短至一兩年,減少許多出國做非法手術的人潮與精神壓力,許多做完手術的客人也會興奮的跑到店裡大喊,「我是全 日本第幾X個變性者!」

談起日本今年的同志議題風潮,真紀說:「除了合法變性以外,今年有一位變性市議員以及一位被選上市議員後立刻出櫃的女同志,兩人引起日本各界軒然大 波,自民黨立刻叫兩人閉嘴不要再談論個人私事,不過全國同志可是開心的不得了。畢竟在日本除了東京以外,許多城市裡的人根本沒聽過同性戀這回事,很多不明 究理跑來店裡的客人,經過我解釋「Doez Dose」為同志友善空間後,還會看著我說︰哇!太酷了!我第一次看到同性戀!原來真的有這回事!在職場也會有很多人逼問分明是T的人怎麼三十多歲還不快 去生小孩,在許多人心裡,同志概念完全不存在。」

在台灣今年終於成立了「女同志媽媽聯盟」,並發行電子報與MSN互助社群,積極討論拉子媽媽所面對的人工生殖、女男同志協議結婚、拉媽小孩、T媽媽 與TS(transsexual,變性)伴侶領養小孩、女同志媽媽爭取監護權等專題傳達出同志為實踐生育權及家庭權等基本人權所做的努力,以及因爭取監護 權、子女探視權等所遭遇的困境。認識許多同志媽媽的真紀說,「在日本,許多同志媽媽會受到一些排擠,那些離婚帶著小孩,已經有丈夫卻在外交了女朋友,或是 經過人工受孕的同志媽媽在圈內總會受到許多指責,譬如像「不純女同志」之類充滿問題的指控,而這些人許多會進而成立網絡,互相支援。」

真紀解釋日本行動者運動,「在日本民主社會同性戀是不可能遭受嚴厲攻擊,因為那會被視為違反人權而受人唾棄,所以衛道人士以較隱諱方式在職場或法律 上攻擊同志。而相應的行動者運動也採取溫和方式,譬如寫信名列可參考條例給停辦同志講座的中學教育委員會。」目前真紀希望能串連日本列島的同志運動團體, 成立橫向平台,提高同志議題能見度,畢竟在日本國內,同志結婚議題幾乎還完全不存在於任何媒體中。而在台灣同志能見度簡直是過高,滿街男女同志,但是女同 志目前仍然沒有一個呈現影像、音樂、深度座談,並能結合許多在媒體製作、藝術界、地下音樂、文學、社會運動中活躍的激進女同志平台,早期高知識份子女同志 組織的聚會與聯盟和新一代多往藝術活動裡鑽的女同志彼此脫節,也難共享空間,女同志散裝出現在異性戀空間,這說不上是件壞事,不過誰不希望能一邊用一些有 的沒的社交娛樂藥物看地下前衛實驗電影聽墨西哥婚禮樂隊音樂旁邊都坐滿性感女同志詩人或是龐克鼓手的地方也可以在台北出現?

「女同志媽媽聯盟」

Posted in | | | | | | | | | 由 李靜怡 在 週五, 2006-12-15 01:07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刺青》柏林影展5分鐘片花

兼容並蓄,自由深情:《刺青》、《現在只想愛你》

文/李幼鸚鵡鵪鶉
少 男誠人(玉木宏飾演)英文系的同學們談論著法文系的少女靜流(宮崎葵飾演),把她當成誠人的女友,既納悶這女孩不漂亮、沒魅力、怪怪的,又解說某人有不同 喜好、異常品味,大家應該尊重。原本冶談笑玩鬧的七嘴八舌與辯論省思於一爐的眾聲喧嘩,竟由於被品頭論足的人物突然現身大家背後,別具一番滋味。後來誠人 與靜流獨處,誠人為同學們的多嘴道歉,靜流表示並不介意。誠人正要釋然,靜流卻說介意誠人當場表現惡劣(沒把她當朋友、羞於跟她牽扯瓜葛)。市川拓司原 著、?東賢治編劇、新城毅彥導演的《現在只想愛你》常常如此這般一放一收,文藝愛情小品格局竟有千迴自轉的深思。

靜流去跟美麗的美雪(黑木梅紗飾演)交往、相好,是因為喜歡「喜歡的人所喜歡的」,愛屋及烏,令人發噱也讓人動容。本片收場時,靜流已逝,卻預先寫 好很多封要給誠人的信,往後由美雪幫忙代寄,媲美朱爾斯‧達辛的電影《母子淚》(Promise at Dawn)。靜流殞後,誠人在藝廊看靜流的攝影展(人看影像!),背後照片中的靜流好似幽幽望著誠人(影像看人!)。這是一部童話與生活相容、甚至互溶的 佳構。演員幾乎全是俊男美女(尤其是扮演關口的小出惠介)、個個善良(所以不凸顯某個英雄),靜流原本服用抑制成長的藥保命,卻為了「愛」寧可長大,放棄 生命,愛與死糾葛出淡淡哀愁筆觸下的濃濃淒美。

幼 年,我不喜歡電影中的刺青總是藉著男性對女性紋身趁機窺視女性裸體並明喻男性進入女性體內的sex象徵。後來,我體認到男孩被紋身妙在那彷彿是男同性戀的 暗語(針/圖案/陰莖進入男性體內!)周美玲導演、劉芸后攝影的《刺青》跨出突破性的一大步,既是女性為男性刺青(女性主義主動出擊!)又是女性為女性紋 身(女性也能進入女性體內!女同志自有一套身手!)。

美少女小綠(楊丞琳飾演)在部落格即時性影像聊天室將要脫衣秀出刺青,刺青師傅竹子(梁洛施飾演)上網觀看,兩造「看」與「被看」間,小綠的阿嬤 (李秀飾演)不但突然推門進來,甚至還不知情地進入鏡頭。闖入與打斷「看」與「被看」,竟然「被拍攝」!省思影像的神來之筆而又風趣絕妙!

神話與生活的互相進出。網路與現實的異、同、穿梭。記憶與現今的彼此穿透。記憶尤其豐富多元。小綠幼年對優雅氣質、中性穿著的竹子的戀慕;小綠對離 家出走母親的思念;竹子上網時對小綠的懷想;竹子的弟弟阿青(沈建宏飾演)選擇遺忘、寧願失憶。往昔,竹子去見小綠的阿嬤,鏡中映出竹子的身影。現今,肚 臍鑲了珠寶金飾的少男阿東(是元介飾演)拿錢央託竹子為他紋身,你我隨著鏡頭轉動赫然發現是鏡中影像轉向鏡外本尊實體,所以,實(生活)是虛(影像)的仿 製?或者,每個人都有虛實兩面?就像小綠幼年走過水田,水中映出另一個自我。

上線的人(譬如謝秉翰扮演的年輕警察大宇)想聽小綠在部落格說故事;阿青想聽姊姊竹子說故事;小綠也想聽刺青師傅竹子說故事。或許不但人人兩個自 我,而且凡事也都成雙,竹子彷彿有兩個弟弟:血統上的弟弟,失憶的阿青;跟竹子姊弟戀不成,宣稱跟竹子性偏好相似(同性戀?!)的阿東。

本片把兩位不同型的美女小綠與竹子拍攝各自獨特的美。《刺青》會看女孩也會呈現男孩的美。阿東是動態的美少男;阿青是靜態的美少男;大宇靜中思動, 奉命搜證(小綠提供色情,法律不容?),受制於長官命令,卻想暗救小綠不要被逮,對比了長官(鄭有傑與黃健瑋飾演)佈下天羅地網忙著抓人。三位警察「同」 樣道德教條,「異」在大宇出之以愛與關懷,另二人功利掛帥,只想獵捕。

一女為別人紋身,另一女在部落格秀身體、聲音、畫面給別人看。《刺青》好似繪畫與影像的對話。本片更讓人記得對男女同性戀、異性戀兼容並蓄,自由又深情。

Posted in | 由 王婉嘉 在 週四, 2007-03-22 21:12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在酷兒類型電影存在之前,這裡只有芭芭拉.漢默(Barbara Hammer)

文╱李靜怡
圖/女性影像學會提供

2003年在紐約古根漢博物館與翠貝卡電影節播映紀錄片《抗戰樂園》(Resisting Paradise)時,影評喬登.海勒(Jordan Hiller)說過︰「芭芭拉.漢默就是紀錄片中的希區考克。」她拍過近百部實驗╱前衛與紀錄電影,深化的政治理念融合詩意語言、諷刺意象、即興人體運 鏡、抽象時序、媒材組合、當代實驗聲響與作曲,她的顛覆在於她揚棄任何世界共通影像語言,單打獨鬥拍攝無數經典作品,她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知名電影資料館及 博物館收藏。身為歷史上第一個女同志導演,不斷以女同志為紀錄主角,她形容自己為「女同志影像歷史保存的少女私家偵探南西魯」。(註︰Nancy Drew是美國長達七十五年兒童經典偵探小說的主角,戴著小毛呢帽,非常可愛。)快七十歲的她走起路來驚人地比一般紐約客還快兩倍,幾年前還可以整年興致 勃勃地拍三部實驗作品,會直接向同桌任何政治偏頗的人表態,非常激進,非常幽默,最好的聆聽者與演講者,還要時不時給身邊人來個天南地北一家親大擁抱。

芭芭拉出生的地方就叫洛杉磯好萊塢醫院,普通的中產階級家庭,曾經有記者問她:「妳認為自己是哪種導演,藝術、實驗、紀錄、酷兒或是好萊塢類型?」 「我全都是阿!除了好萊塢那個部份以外。啊!不對,我是在那出生的,所以我也算個好萊塢導演吧。」在七○年代,她出櫃以後,就開始跨界在女同志與前衛電影 世界之間,僅管七○年代女同志追求的是主流中產階級成就與亞美利堅式洋房,旁邊還要停著那種尺吋囂張的國產車,那時芭芭拉就認為女同志應該以完全異類方式 創造自身影像歷史。「開始和女人在一起,和女人做愛,改變了我拍片背後的哲學,觀看世界的角度。碰觸女人的身體成為我早期電影的思考軸心,我們擁有相似的 身體,這是一種雙重認同。女人的身體是多麼地完美!我的每個鏡頭都是緩慢細緻地愛撫,而沒有窺淫或是權力擺佈的意涵,沒有佔有慾,沒有操縱。而在後期,感 官的力量轉化為智識與相關政治討論。女同志主張共享權力,在相互權力關係內謀求和解,相對於異性戀社會整體而言,我們追求平等自由溫和的權力關係。」

追求隱匿於強權歷史背後的另翼生命觀點、文化生態與所處社會景況,一向是芭芭拉的紀錄片與實驗電影討論重點。她不認同目前多數酷兒電影導演拼命地想 擠進日舞影展與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同化態度,「酷兒文化絕對有其完全異於主流異性戀社會的部份,斷背山裡的山坡和小羊咩咩都比那對男同志好看,因為那對男同 志根本可以是一對異性戀情侶不是嗎?對不起,我不應該說李安的壞話。許多酷兒電影只是將原本異性戀劇本複製在兩個同性者身上。就像敘事電影總要在結束前二 十分鐘來個高潮,怎麼會有如此制式的定律,女性分明會多重高潮阿!」

她紀錄過韓國島上成群的深海潛水女漁夫;紀錄過另一位瘋狂搖晃鏡頭實驗大師史坦.班克基(Stan Brakhage)的前妻珍.班克基,她在史坦著名《Window Water Baby Moving》短片中,原本是個沒有身份、性格、只在鏡頭前坦胸露肚的孕婦、一具無法証明自我存在的女體,而芭芭拉則拍了這位研究出狗吠各個字母的動物語 言學家的紀錄片,她相當堅持紀錄消失在電影歷史中,真實女性的存在,「妳知道,她可以用笛聲模仿十幾種鳥鳴」。

她在法國拍的《抗戰樂園》討論藝術家在戰爭動亂期間如何安身立命,是否應該加入正義,或是繼續創作。她呈現馬提斯、波耐爾在納粹佔領期間彼此歡娛沉 浸在光影與靜物畫討論的信件,「我這幾天還在想,我把桌沿和杯子的比例畫得離譜了,你一定不知道,我今天出來到市場的路上,一直在擔心手帕的位置。還有, 上帝的存在就是光線,所有人以後一定會明白這件事。」 在紀錄片對照組,她則呈現馬提斯的女兒當時為抵抗納粹入侵,成為地方基進反抗軍,與年邁母親一同被送進蓋世太保基地暴力刑求(浸水、四肢綁在桌腳、刑求同 時播放古典音樂),卻雙雙堅不吐露地下反抗組織情報的英勇行為,她年老的媽媽藉著裝聾作啞逃過大劫。芭芭拉訪問了當年冒著巨大生命危險為上萬猶太人假造身 份證件的地方英雄瑪麗.安姬(Marie Ange Roderiguez),年近九十歲的瑪麗說︰「我一點也不害怕。時代相當悲慘,我愛任何地方的每一個人。一直就是這樣。」她也訪問了協助猶太裔哲學家班 雅明逃亡的波西米亞╱行動主義者麗沙.芙柯(Lisa Fittko),麗沙協助多位奮力抵抗納粹佔領的知名人士與知識份子,遠走山路逃亡至西班牙,她是全世界最受尊敬的反納粹革命者之一。

這部充滿反戰省思、人道主義與女性歷史的影片,同時也展現實驗電影狂幻的完美本質,「我認為抽象影像本身就非常具有政治力量,它讓觀者介入表述,形 化我的思維,觀影是賦權的過程,誰是真相的決定者?誰是被邊緣化的族群?誰在寫歷史?關於歷史的真實有宇宙無盡延伸的觀點。藝術就是抵抗的力量。」

在近十幾年,如同第三翼女性主義者(third- wave feminist)所信仰的將關懷重心放在有色族群╱移民女性經驗,破除原本以白人中產階級或知識份子認同為主體的強硬論述模式,以有色族群女性與世界議 題為行動主義主軸,打破階級意識形態,譬如支持性工作者培力,接受政府保護成為地方合法經濟產業、擁抱包括跨性者在內的酷兒理論。芭芭拉把關注焦點轉換至 其它地區,以遊擊隊(guerilla style)低資金方式拍攝紀錄片《在南非出櫃》(Out of South Africa),在南非當地黑人小鎮訪問數十位出櫃的男女青年,以及幾位當地出生只有南非認同(不認為自己是白人)的甌裔同志青年。芭芭拉自行組織影像工 作坊教她╱他們操作攝影機,互相訪談,紀錄並以社會學方式重新理解個體經驗,包括種族隔離、性別岐視、社會恐同現象、暴力對待與性侵害。

「我記得一位叫詹戴爾(Zendile)的小孩,她希望我可以收養她,她被學校與地方男性威脅,天天說要強暴她,說她是處女,因為她只跟女人做愛, 她的處境極度危險與令人傷心,我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她,拜託其它的人一起幫她逃走,在她動手自殺之前。」她講起一位非裔詩人安瑞.蘿德(Andre Lorde),「她是我最愛的詩人,也是女同志行動主義者,她說:『如果妳看見任何不公平或歧視行為發生在妳的身邊,絕對不要坐視不管。』這個世界正在發 生許多值得關切與急需改變的事,我們不能疏離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譬如多數美國人那樣,我希望再回到南非,看看那些女孩男孩,那裡的艱難困境無比真實,她╱ 他們應該被全世界知道,全世界的人都應該尊重這種底層抵抗精神。」

芭芭拉的電影有太多消失在歷史中的女性角色、三○年代的SM片段、五○年代學校性教育錄影帶、女性軍隊、跨性者、女政治家、南非小鎮受欺侮與迫害的年輕同 志、女同志藝術家情侶、家庭主婦、老年女同志性愛畫面,與所有在主流影像中被視作次要、或被分配到簡單對白的女性角色。她從七○年代以激情影像深喉嚨嚼嚥 女同志性慾、裸體;八○年代在影片上大玩意象繪畫、鏡框、膠捲與形式化實驗;近期以行動主義與政治批判世界戰爭思維,和人類處境,她所有影片都具有強烈第 三翼女性主義邏輯與實驗色彩,「作一個女同志本身就是一個實驗,在七○年代,或是現在。」她開始計畫成立基金會協助女同志青年導演拍片,並確定她的電影檔 案可以被同志族群取得、分享。最後,她還激動地握住我們幾個人的小手說,「美國是一定在走下坡的,不管人權或是環保也好,以後,就要靠妳們這些亞洲青年 了!」

噢!芭芭拉!妳真是太可愛,太偉大了。

後記︰芭芭拉非常不解有台灣女性主義者問她是T(butch)還是婆(fem)這種問題,「性慾與性別認同都是流動的,不是嗎?這裡女性主義者要重 新討論這個問題了。」還問「路上似乎都沒有跨性者呢!這裡變性容易嗎?我從紐約坐飛機來台灣的路上,旁邊就是要去動變性手術的女同志呢!」啊!完全的酷兒 行動主義者。

芭芭拉.漢默網站
女性影像學會網站

---------------------------
重要作品年表

2006《另類‧愛人‧同志》(Lover Other)
2003《抗拒天堂》(Resisting Paradise)
2001《心中的烏克蘭》(My Babushka: Searching Ukrainian Identities)
2000《歷史課程》(History Lessons)
2000《解構小川紳介》(Devotion: A Film About Ogawa Productions)
1998《櫃中的女人》(The Female Closet)
1996《柔情自白》(Tender Fictions)
1994《在南非出櫃》(Out in South Africa)
1992《硝酸鹽之吻》(Nitrate Kisses)
1991《生命跡象》(Vital Signs)
1990《聖哉經》(Sanctus)
1990 “Dr. Watson's X-Rays”
1990 “Thanatos”
1989 “Hot Flash”
1989 “Still Point”
1989 “TV Tart”
1988《瀕臨絕跡》(Endangered)
1988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According to a Lesbian”
1988 “Two Bad Daughters” (與Paula Levine合導)
1988 “Bedtime Stories”
1987 “No No Nooky T.V.”
1987 “Place Mattes”
1986 “Snow Job: The Media Hysteria of AIDS”
1985《視神經》(Optic Nerve)
1985《遊客》(Tourist)
1985 “Wouldn't You Like to Meet Your Neighbor? A New York Subway Tape”
1984 “Parisian Blinds”
1984 “Doll Story”
1984 “Pearl Diver”
1983 “Bent Time”
1983 “New York Loft”
1983 “Stone Circles”
1982 “Audience”
1982《池塘與瀑布》(Pond and Waterfall)
1981《泳池》(Pools)
1981《同時觸摸》(Sync Touch)
1981《阿里奇帕》(Arequipa)
1979 “Dream Age”
1981 “The Lesbos Film”
1981 “Machu Picchu”
1981 “Pictures for Barbara”
1980 “Our Trip”
1979 “Available Space”
1979 “Dream Age”
1978 “Double Strength”
1978 “Sappho”
1978 “Eggs”
1978 “Home”
1978 “Haircut”
1977《多重高潮》Multiple Orgasm
1977 “The Great Goddess”
1976《我所愛的女人》(Women I Love)
1976 “Moon Goddess” (with Gloria Churchwoman)
1975 “Superdyke Meets Madame X”
1975 “Psychosynthesis”
1974《矯正異性戀》Dyketactics
1974 “Jane Brakhage”
1974 “Menses”
1974《女性儀式》(Women’s Rites or Truth is the Daughter of Time)
1974 “X”
1973 “Sisters! ”
1973 “A Gay Day”
1973 “I Was”
1972 “The Song of the Clinking Cup”
1970 “Traveling: Marie and Me. Super 8mm”
1969 “Barbara Ward Will Never Die”
1968《精神分裂》(Schizy)

影片資料集錦

《芭芭拉‧漢默爾七○年代短片集》
Barbara Hammer’s Short Films from the 70's
1.《矯正異性戀》Dyketactics (4 min, 1974)
2.《紅色幽默》Menses (4 min, 1974)
3.《超級黛客》Superdyke (20 min, 1975)
4.《我所愛的女人》Women I Love (27 min, 1976)
5.《多重高潮》Multiple Orgasm (10 min, 1976)
6.《雙重能量》Double Strength (16 min, 1978)
芭芭拉‧漢默爾七零年代的短片結集,包括《矯正異性戀》(前譯《黛客戰術》、《紅色幽默》、《超級黛客》、《我所愛的女人》、《多重高潮》、《雙重能量》等六部,關照女性情慾,幽默有趣平易近人,反映出七零年代女性運動的熾熱態勢。

《硝酸鹽之吻》Nitrate Kisses
芭芭拉‧漢默爾的第一部劇情片。透過過去與現在的影音對話,交織著邊緣人物們禁忌不可見的歷史,與當代四位男女同志的性活動。獲獎無數。

《在南非出櫃》Out of South Africa
一部對比豐富的紀錄片。關於變化中的國家,關於男同志與女同志,黑與白,印度裔與亞裔,城市與鄉村的種種對照。也穿插了男女同志互相傾吐,深刻動人的愛情故事。

《柔情自白》Tender Fictions
這是一個女同性戀藝術家的成長故事,同時也事向葛楚德.史坦茵致敬的片子。在真實自白與虛構間,並列了個人生命史以及同志社區的速寫。

《櫃中女人》The Female Closet
本片紀錄三位女性藝術家的同性戀生活,背景橫跨一整個世紀。刻畫對象包括一同生活在紐約的女攝影師Alice Austen與她的情人Gertrude;以及來自柏林的拼貼藝術家Hannah Hoch與德國作家Til Brugman。

《歷史課》History Lessons
歷史的吊詭,正是在於寫史者本身具有一定的立場因而也必然有一定偏見。芭芭拉‧漢默爾在走過三十年的創作生涯後,以虛帶實地將大量的影音史料重新詮釋,「消化」成這部以幽默取代怨懟和控訴的女同志觀點的《歷史課》,同時也嘲諷了歷史詮釋的偏頗本質。

《抗戰樂園》Resisting Paradise
這部紀錄片探索藝術家在戰亂時期如何安身立命這一嚴肅議題。主人翁鎖定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法國南部卡西斯反抗軍區居住的藝術家馬提斯、波奈爾等人,導演也夫子自道地映照出自己面對動亂世局的自省。是歷史探索,也是一位藝術工作者對創作與社會責任之間關係的省思。

《另類‧愛人‧同志》Lover Other
克洛‧卡恩(Claude Cahun)及馬歇爾‧摩爾(Moore Marcel)是一對法國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兩人原名露西‧史沃(Lucy Shwob)與蘇珊娜‧馬勒埃柏(Suzanna Malherbe)。她們是第一批將女同志性生活帶入藝術的藝術家,同時也是真誠勇敢的反戰份子。藉由芭芭拉‧漢默爾的影像探索,我們看到她們為世人遺忘 的精彩藝術與生命。

Posted in | | | | | | | | 由 李靜怡 在 週五, 2007-01-26 18:05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明天,我們劇場再見 — 林如萍與她的執導首作《明天我們空中再見》

文/吳牧青

「喂,不好意思,我剛排完戲,時間已經很晚了…剛才沒聽清楚你在留言裡的名字,麻煩你聽到留言再打來和我聯絡…」電話那頭林如萍老師的聲音依舊如同腦中的 記憶,2001年,我曾經在現已成歷史的耕莘實驗劇場學過幾堂林如萍的表演課。印象中,她在黑箱子內的排練場空間總有股異於常人的霸氣與自信,舉手投足都 似注定將此生耗在表演空間內。幾年之中,一直注意著劇場界的動靜,總納悶著她只零星點綴執導北藝大戲劇系的學製,為何不曾在其他公眾演出場合中再度出現?

一齣取用國內劇場泰斗演員金士傑的文本《明天我們空中再見》,在月前出現在兩廳院售票網節目單上,霎時在這表演藝術圈充斥著「多媒體、解構、肢體、後現 代、前衛」的作品潮流裡堪稱回歸古典的異數(以國內文本創作的現代劇場而論);除了近期幾位漸嶄露頭角的新生代演員,如黃健瑋、謝盈萱、謝俊慧等人便足以 取得注目外,林如萍這名字出現在導演列上,就恍若《明天我們空中再見》在19年前由蘭陵劇坊首演時,時空遙遙對望的印象。

三千寵愛與期待於一身的劇場少女

「我大一的時候就跟我媽說︰『有一個女人要創作,需要一棟自己的房子、和一點錢…』,我希望她可以養我、一直養我,我可不可以不要為了現實去做我不想做的 事情?」在說起這段往事的時候,林如萍的表情,還活似個賴床的小孩子。「一直到五年前,我媽身體病了,我才終於醒了,才開始面對真實的世界。」回憶過去種 種,身邊好友周密的照顧,她自認就像是個很驕縱、作夢的少女,學校裡所有對她有所期待的老師,明明她從來沒有做出任何成績,那些人也總是持續地期待她,只 因為她的表演才華。「他們願意等我,給我很多機會。」從唸花蓮女中時就立志要朝向舞台發展的林如萍這麼說。

記者忽然可以理解到林如萍為何要選擇《明天我們空中再見》這樣膠著於時間、記憶與距離的文本作為首次公開作品的劇作。除了十九年前她身為一個劇場新人在觀 眾席上的感動,還有回溯到那樣光景下的記憶。「神祕感是個很弔詭的東西。(指劇場老師對她才華的期待)」她對我這麼說,而且,她也在這回演出介紹中寫著劇 本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人跟人之間最美的關係是建立在距離上的。」而此劇的作者金士傑就曾這麼對她說過︰「我們有段時間,以為就有件大事(指林如萍迸 發的劇場才華)要發生了!但至今,妳什麼都沒做到。」那麼多年來,林如萍的才華一直都有如未知的黑洞,讓劇場界的前輩猶如《等待果陀》般張望著甚麼。

赴歐留學一段時日後,林如萍的老師打電話問她要不要回國教書。當時的她天真地這麼想︰「我要當一個專業的演員,一個純粹的藝術家。等等吧!先讓給別人 吧!」那時老師聽到她的反應都莞爾地笑著,告訴她︰「妳知道一個國立大學的教職有多難取得嗎?是從全世界寄來上百成千的求職信選出來的!」即使是這樣,她 還是延宕了兩年,用了全部的工作時間去從事一份兼任老師的職務,只為了要適應一個所謂正式教師的工作。「我害怕曝露在一個環境下,習慣被保護。」林如萍面 對真實世界的態度與她在表演舞台的那股銳氣是截然不同的狀態。

遲來的自我訓練

面對感情,林如萍也坦承那過去的感情關係就一如父女、兄妹般的依戀,直到幾年前家庭的狀態改變,她才驚覺自己除了表演以外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也才理解自己需要的是多一些自我訓練,和她真正需要的東西。

「你知道嗎?我以前就可以很單純地做一個空無一物的屌咖,就真的是空無一物…」說起這話,林如萍的表情真的就像是比「空無一物」再多那麼一點點去形容這種狀態。

為了《明天我們空中再見》,林如萍向一個積蓄不多的學生,借了25萬來做這齣戲,而所有參與劇組和劇場技術的工作團隊,也都不支任何酬勞的投入。即使像是 在去年兩廳院的卡斯登穆勒《那一夜,在台北》擔綱重任的謝俊慧、在電影《一年之初》與電視劇演出已小有名氣的黃健瑋、林奕華跨年大戲《水滸傳》中與莫子儀 對戲表現亮眼的謝盈萱,都紛紛挪出時間全心支援這位在學校教表演嚴厲著稱的林如萍。她笑稱,這次排戲無論是指導、給筆記,「都是最客氣的一次。」只因為, 一方面她已經視這些新生代演員是專業而獨立自主的劇場人,不再是學生;另一方面,在整合所有配合的工作團隊前提下,姿態必須更柔軟、趨近圓融。

在劇中飾演李文媛的謝俊慧,認為在過去林如萍老師就已經對她很客氣。「而這次排戲,就覺得她比過去更寬容,尊重每個人的想法…」謝俊慧在大家談到有流言指稱林如萍曾在教戲時把人「從三樓丟出去」的趣事時,這麼地說道。

原裝的文本 自我的路線

「當然不會在排練的時候找金寶(金士傑)來看,因為我要走自己的路。」林如萍釐清在作品與劇作、私交間的關係,必須要有明確的切分。林如萍的《明天我們空 中再見》,不面試,所有的角色都是表演能力在絕對地信任下佈設完成,她並舉例︰「原本劇中『烏龜』一角最屬意的角色雖然去當兵了,但從台藝大唸導演的楊景 翔,除了具有接近『烏龜』那種亦憨亦喜的特質外,他的表演能力也是受到肯定的。」曾在前年《月光玫瑰》演出的楊景翔,表示他在等待下場表演的空檔,也揣摩 著各種場上的調度與走位。

19年前,蘭陵劇坊的《明天我們空中再見》,採用大量的巴哈無伴奏作為配樂。林如萍認為,當年的金士傑還是非常沉浸在低調灰暗的氛圍,「這次我的作品會台 很多!」她解釋此台非典型的台客定義,而是台灣本地慣有的流行音樂,配樂的版本也找了向來樂善好施的林強幫忙選曲等事宜。

「一容多貌,一體多態,一身多命,一世多情。」是林如萍在教表演的四字訣哲學,她嘆了口氣說︰「演員本就是一無所有的。」回應一旁加工這句話為「一無所 有,一事無成,一錯再錯,一了百了。」的莫子儀。咖啡與煙陪伴著,而一群厚底子的劇場演員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光是緩慢而摸不清思路流變的,像是停格、像是跳 針,隨時可以開始、隨時可以結束。

在前幾天傳出了中廣音樂網換人經營即將在節目上大改組的消息,加上近日翻閱《明》劇文本聯想起小時愛聽的中廣流行網,因為要採訪林如萍而想到已夷為平地的 耕莘實驗劇場,詭異地發現那個地方就是蘭陵劇坊的母地。回到以十九年前為背景的廣播人故事,時間的距離用劇本讓它維持著美感,而以劇場的空間讓它重現真 實。至於,林如萍那段眾所企盼的表演才華,來得雖晚,也總是隔著時空再度出現了!

Posted in | | | | | | 由 吳牧青 在 週五, 2007-01-19 06:06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我證明了同志文化就和台灣文化一樣俗艷、三三八八、又亮麗」── 專訪《刺青》導演周美玲和演員楊丞琳

文╱李靜怡

早 在1980年開始,當時柏林影展主席,同時也是同志運動重要行動者的Manfred Salzgeber就表示,他們的影展應該納入更多同志題材的電影,這對30年前的歐美影壇來說是相當超越時代的激進舉動,因為同一年,妳╱你知道美國人 在幹麻嗎?遠在亞美利堅的大法師導演威廉佛瑞金(William Friedkin) 羞羞臉還和艾爾帕西諾拍了一部叫做《Cruising》的暴力電影。在片中艾爾帕西諾扮演臥底警察潛入男同志地下皮衣次文化圈,影片充滿對同志的偏見與歧 視,難得出現在大螢幕的同志被塑造成由被害者成為驚悚連續殺人狂的角色,劇情超級突兀又充滿對同志的污辱,搞得當年許多同志上街頭抗議發脾氣大鬧一場,甚 至發生酒吧槍戰事件。同志在電影裡有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這樣,不出現就算了,一出場,不是偏激的要死的死變態,就是一些帶有貶抑色彩的丑角討好大家,這大 概就是80年代當同志的感覺,又悶又衰,全家摃龜。而做為最早有同志運動精神的柏林影展在1987年設立泰迪熊獎(Teddy Award),希望能鼓勵世界電影工業拍出一些超越異性戀時代的同志電影,第一隻泰迪熊就送給了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的《慾望法則》,也曾經頒給葛斯范桑、德瑞克賈曼(他拍的《花園The Garden》大概是最好看的同志電影)、陶德海恩斯,華語電影只有香港關錦鵬曾以《愈墮落、愈快樂》獲獎。今年,周美玲導演則以女同志電影《刺青》拿下了台灣第一座同志電影的奧斯卡。

柏 林影展影評將《刺青》與阿莫多瓦的電影比較,濃艷的色彩,通俗的劇情,更多了詩意手法,美感。照周美玲的說法,「還多了很多霹靂味!」沒錯!拍紀 錄片起家的周美玲,在自己最近的三部同志電影或紀錄片都粉味很重,迷茫霓虹色用很多。2001年紀錄片《私角落》拍一間gay bar倒閉以前裡面那些追求愛情,瘋狂、熱情、又永遠充滿私密隱匿個性的同志生活,在此時,周美玲呈現了幾年前同志生活的一種「黑箱狀態」,所有的激情、 妖嬌動人、痛苦、俗麗,都被驅趕與閉鎖在社會的某種「黑箱狀態」裡面,gay bar是與多數社群分離的一種歡樂安養所,一種彩衣粉味調笑的冷靜。2004年劇情片《艷光四射歌舞團》以男性扮裝皇后為主角,美得像妖精的扮妝者,美得 像檳榔西施的年輕男人,周美玲說「這部片在國外影展都被誤以為是泰國電影,因為,外國影評所熟知的台灣不是這樣歡樂、性開放、華麗繽紛的樣子,而是灰沉沉 地,每個人都很悶。影評甚至說,如果你喜歡蔡明亮的電影,那你恐怕不會喜歡她的電影,這是另一種台灣電影。」周美玲電影中的台灣與同志總是充滿了喜感,電 子花車式的禪意,那種被男性大師所忽視的民俗女性功夫。
(攝/顏寧儀)

而 這部《刺青》沒有一般得獎台灣藝術電影的半悖離市場性格,她很花,她很漂亮,她是讓人想哭又說好看的電影,就像阿莫多瓦的《完美女人》是把所有對 生命複雜的思索用華麗的女性邏輯搬演上來,沒有那種欲蓋彌彰的說教,如果妳/你感動到了就是感動到了,不喜歡就算了,並且,她╱他們都不排斥用大家喜歡的 明星。楊丞琳本人當然亮晶晶很漂亮!連空氣好像都變香了!大概是破報有史以來最漂亮的封面人物,我也是難得出來看明星,旁邊壹周刊的記者還不忘糗記者一 下,「我們做訪問都沒有碰過破報的人喔!」(「對啦!我都嘛在採訪咪咪貓貓的社運人士!」)。楊丞玲琳在《刺青》片中飾演家庭狀況很多,很年輕,很直接與 熱情的視訊脫衣情色女生『小綠』,性格的另一半又是相當破碎與被遺棄的角色,就算說第一次演出國片就參加柏林影展也很難保證流行唱片歌手會被所謂的很酷很 酷的文藝小青年接受,楊丞琳說,「導演一開始找我的時候,我非常地訝異,我當然知道在多數觀眾眼光裡對我的印象就是那樣開朗、可愛、簡單,唱片歌手當然是 被包裝出來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電視上的那個真的是妳嗎?甚至有記者說,所謂的『小綠』那個角色是我在演自己而已,但是其實螢幕形象和這個角色和我的真實 性格當然有很大差距,在電視上的快樂是快樂,但也是因為我並不能展現其他譬如憂鬱的情緒,除非大家允許的話。副導在殺青的時候還對我說,『當初導演找妳妳 不知道我有多反對,搞一個唱片大賣的明星來一定很難搞,沒想到你這麼可愛!』我想大家都忘了我不是一夕成名,也拍過戲,什麼環境都接觸過,導演一開始就擺 明了新生代演員裡面,『小綠』是一定要我演,這讓我對導演產生了很大的信任。」

周美玲在《刺青》裡為電影觀眾解構所謂的膚淺流行歌手的同 時,也在解構從未被理解的青年次文化,一次解開了兩種東西。「青少年次文化從來只被理解為 流行,這個電影裡頭每個刺青背後都有理由,同情所有卑微的人性與弱點,像被社會簡化的『小綠』的角色,會去暴露身體的人一定很膚淺嗎?會去暴露身體的人一 定不膚淺!事情哪有那麼簡單。這個社會只是因為自己不敢作。她們為什麼一定要和社會唱反調,為什麼?心裡有什麼是不能被填補的,如果這個東西是永遠不能被 填補的,那她拿這個世界怎麼辦?大人不會了解。」

在 導演眼中,《刺青》另一個女主角梁洛施和楊丞琳是完全不同類型的演員。梁洛施在戲內飾演個性內斂壓抑的女同志,她去年以《伊莎貝拉》得到在香港重 要性僅次金像獎的金紫荊獎之最佳新人獎,以及《第廿七屆葡萄牙國際電影節》中的最佳女主角。目前十九歲的梁洛施小楊丞琳四五歲,卻在戲裡演比她大六七歲的 女朋友,楊丞琳形容看到她很像看到年輕的自己,比較放不開,但又非常希望能證明自己的成熟,還覺得她滿適合演苦情戲,不過想到她那麼年輕演技就那麼好還是 覺得很佩服,自己那個年紀的時候都還不知道在幹麻!而導演說「梁洛施是那種直覺型的演員,她不太能接受做功課這種事,比較希望能從自己性格裡面找出類似質 感,我要讓他理解劇本裡的邏輯然後她自己發揮。而楊丞琳是用功型的演員,自己做非常多的功課,在現場完全不用看劇本。」

楊丞琳回憶起整個 《刺青》拍攝前的準備,「導演是真的認識『小綠』這個角色,所以她強調的不是塑造,而是我有沒有真正理解這個角色,以及電影詮釋的 方法。那時候我每天都會收到她寄來的傳真,她會問我譬如像,『小綠的真實性格是什麼?』讓我作答,我寫了好幾天,寫了三、四十個答案,每個角色背後都有自 己複雜的故事。」從電視圈那種導演下一聲「親!」的指令,演員就必須自己開始親的環境過來,楊丞琳上了許多肢體表演課,她形容一堂表演課和梁洛施與導演、 表演老師在一個密閉的房間裡八小時,完全不說話,兩位演員用肢體去感覺彼此,完全不能有間斷,老師在一旁下指令,「妳們是兩個很久沒見的情侶,看到對方你 會想怎麼做?」,老師ㄧ彈指,兩位女性演員接到指令,就會立刻開始擁抱、接吻、撫摸對方身體(女同志應該很難決定自己想當楊丞琳還是梁洛施吧!);或是一 次指令是,梁洛施不理楊丞琳,但是楊丞琳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放棄,最後,梁洛施都抓傷了她,兩個人最後激動地哭起來,「在那八小時之後,我們兩個在身體上, 以及拍床戲的時候就完全熟悉對方,不會害羞,我也從來沒有那麼仔細地貼近一個女生的身體。」雖然楊丞琳說自己沒有去買硬蕊女同志A片回家研究,不過,她有 看女同志影集L Word,也有去視訊交友網站旁聽上課觀摩一下,「裡面的女生真的都很自然,嚇我一跳,沒事還會抓個頭或喬一下奶,或是『啾啾』兩下抓一下自己胸部,我還 假裝自己是台中人和她聊天,叫她脫衣服!」

「4、50年代崛起的美國扮裝爵士樂手自編的笑話:主持人問女同志: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妳喜歡的是女生的呢?女同志回答:當我發現她不是男生的時候。」

《刺 青》電影裡頭梁洛施飾演女同志偏男的T角色,而楊丞琳則是偏女的婆角色,台灣女同志圈子也比較沒有所謂「性慾是流動的」(Sexuality is fluid)的實踐,T與婆仍是很多人執意清楚劃分自己的方式,而不能歸類為T或婆的人,還得叫自己「不分」這個奇怪的名字,超倒楣!儘管在外型或床上展 現性慾的方式可能有極大差別與超多的可能,總之大部分的女同志都還是和異性戀一般地鐵齒,別忘了上次破報復刊第446期的封面人物,歷史上第一位女同志導 演,都快七十歲的芭芭拉.漢默(Barbara Hammer)來台灣的時候,就被那個「請問妳是T還是婆?」這個問題給愣住了,大概七十年來她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或許在心裡說「好問題,你說的是口交、肛交還是在路上散步的時候阿?」。對於T╱婆這種文化裡面的角色模式印象,楊丞琳說,「我看L Word的 時候很訝異,發現裡面沒有這樣分的,不過這或許也沒什麼不好,婆好像都過得滿開心的,可以選男又選女,老了還可以和男人走,T好像沒什麼退路。我覺得《刺 青》裡我的角色讓我開心的一點就是,那是一個很專情的婆,我從小就從來一點也不排斥同志,有非常多女同志的朋友,不過我拍完《刺青》對T的慾望更了解,異 性戀都把這件事看得太簡單了。大部分人認為同志的愛很強烈是因為她們很偏激,我覺得那是因為這個圈子的人少,大家要很把握關係。不過我認識的T真的都很怕 受傷害。」導演則說,「我認識的婆至少有幾百個吧!都是非常有女同志認同的,不像異性戀導演鏡頭下那種總有一天會跟男人跑,至於T很多人都對身體的慾望比 較壓抑,譬如做愛都不能完全放鬆、享受,怕婆不能接受,不分就比較互相,現在台灣年輕的世代不分才是主流。」
(攝/顏寧儀)

周 美玲的電影被台灣影評界譽為「新世紀最亮眼的同志電影」,一種混雜而生的綜藝詩味、動感、她好像不是來批判現狀的,而是用一種荒謬把現狀對人性世界的擠 壓攤開來,她的電影一直在描述一種「踰越」,為酷兒世界重新注音,從異性戀導演手上拿回詮釋同志邏輯的權力。令人聯想到非裔美國文學裡的自傳文學體系,藉 由「踰越」否定不公不義的的現存秩序與恐懼,挑戰白人╱異性戀強勢種族施加的「否定政治」(politics of negation),打開混亂,社會對跨性者、同性戀、酷兒世界以及異族的排拒。這種大吞小的內在邏輯,各地都有,鮑爾溫(James Baldwin)在黑奴解放100年的時候,以《我的地牢動搖》為他的姪子寫了一封信,「這個天真的國家把你擺在貧民窟裡,其實早就有意將你毀滅,並且讓 我精確的說出我的意思,因為這才是事情的真相,也是我與我自己的國家爭吵的原因。你出生在你出生的地方,面對你所面對的未來,只因為妳是黑人,別無其他原 因。」這句話說出了多少弱勢者的歷史?
   

同志電影,大家最好的綜藝育兒教材!

在1934年的 美國好萊塢電影規範中,所有「張口接吻、情慾擁抱、性變態、引誘、強姦、墮胎、娼妓、白奴、裸體、淫穢、褻瀆神明──這些都是禁止 的!」而同性戀被歸納在性變態裡頭,同性戀被國際主流電影市場與影展一起拍拍手,長不過五年,同志在主流媒體世界幾乎沒有存在感,L Word影集裡面的飾演女主角貝特(Bette Porter)的女明星珍妮佛.皮茲(Jennifer Beals)在製片人找上她演女同志的時候就說過,「如果我要演,那我一定要演一個黑白混血的角色,因為在我長大的時候,我都沒有在電視上看過這種人。」 這點出了作為少數群眾對自身社會處境焦慮的原因之ㄧ,一種不存在感。特別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就像在美國鄉下長大身旁沒有亞洲人的ABC小孩,在電視上看到 的充滿西方偏見的中國人形象;就像在語言學研究裡發現,將近100多個迪士尼卡通片裡的主角裡,所有英雄都是正統白人口音(就算那個主角是埃及人),而所 有黑人配音的角色幾乎全是動物;以及台灣媒體對外國人太太的報導會如何影響她們的小孩?媒體決定大眾的偏見方向,「暗示」某個族群在社會中將有╱既成的角 色。周美玲說,同志電影當然是越多越好,現在還不夠多,當影片自然地呈現同志角色時,而不是永遠是固定的刻板丑角、偏激的連續殺人魔、沒有性生活或是厭男 的女同志的時候,一個族群才能被更完整地看待。

周美玲同志電影內的通俗、嬉鬧、野台戲情調裡面都有一種翻轉的力量,問起同志對她而言除了 是身分認同以外還是什麼樣的概念,她說「美學」。「同志文 化本身的確有一種獨特性,但是台灣文化是強調大眾性格的,我希望找到這之間的關連,讓同志文化能在台灣文化中找到定位,我不希望同志文化是失根與 homeless的,我證明了同志文化就和台灣文化一樣俗艷、三三八八又亮麗,就像婚喪喜慶都很聳,同志也是很綜藝的、亮晶晶的呀!又有一種荒涼與美感, 我想創造這件事情,很奇怪哄!我好像亂沒格調的!」

周美玲的《刺青》也「踰越」的走在藝術與商業電影之間,大概這種界線已經再也沒有多大 的差別與切割作用,她的電影穿夾著藝術、流行文化風格、台灣本 土詩意,然後把所有被視作變態的角色變成正常的,「真正那些所謂的正常才是變態呢。」她說。幾幕《刺青》裡的花園鏡頭令人聯想到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亨利.盧 梭(Henri Rousseau)的神祕墨綠色熱帶叢林景象,盧梭的畫作也是看似相當通俗,通俗到像是獅子、野獸自己到照相館拍家庭照,卻又複雜到像是什麼都說完了,就 像是顏色更三八奔放的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電影,還有比這個更好的嗎?沒有吧?

「森林在所有心理學解釋裡都代表內心不是?」到最後,這部女同志電影,其實是要窺探所有不是女同志的觀眾內心,卻又是流行明星演繹的一種奇異的同志口述文學,而且,你還可以聽楊丞琳唱歌喔!

Posted in | | | | | | 由 李靜怡 在 週五, 2007-03-16 17:15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陰道獨白》不能改變世界,不過至少她在試了!

文╱李靜怡

(圖/2007台北V-Day工作團隊提供)

整個晚上關於陰道的戲劇會讓那溫暖熱鬧的表演場地塞滿來自所有陰道們的咆哮、高潮戰慄地淫叫潮紅、女性射精或是停經,來自麥迪遜廣場珍.芳達 (Jane Fonda)和歐普拉.溫芙瑞(Oprah Winfrey)的紐約陰道,來自波士尼亞內戰的被強暴陰道、慰安婦的陰道,或是六歲女孩的童話陰道,不只是台北,會是全世界各地,各種語言,同時上演 《陰道獨白》(Vagina Monologues),就是現在,這個好時間,二月至三月底之間。伊芙‧安絲勒(Eve Ensler)就算頂著不變招牌豬哥亮髮型,還是活脫脫一個大美女,她寫的《陰道獨白》劇本,1997年開始在紐約非營利劇院上演,關於女性身體意識、性 暴力、與狂喜。這幾年來,她跑過非洲、中東、或是在聯合國會議上報告,指責戰爭中軍隊將對當地女性性侵犯視為戰術與常態(1994年盧旺達種族屠殺約有 50萬名女性被強暴,50萬!)

所以,你的世界不再需要女性主義了?(那我可不可以搬過去。)

聯合國2007年公佈報告,施加在女性身上的性暴力是全世界最少得到適當懲罰的犯罪;全世界,15歲到44歲之間的女性因為男性暴力而死亡/重度殘 廢的數字遠多於所有癌症、瘧疾、車禍與戰爭的總合;目前約有20億女性「失蹤」,原因為殺嬰或是得不到與男性手足相同的食物與營養;每年有200萬顆活著 的女性生殖器受到虐待,算一算,這種事大概是每15秒就發生一次。台灣去年立委廖本煙的「越南配偶遺毒論」,認為應檢查越南女性移民身上是否有越戰留下來 的戴奧辛生化遺毒(真是夠了!請記住這位立委大哥的名字),以及《生育保健法》草案墮胎新規定,增三日思考期以及強制諮商。這個月,三名紐約市郊區約翰. 杰高中的三個女生因為在校內戲劇表演念誦《陰道獨白》劇本裡面的「陰道」幾字,被校方停學數天,校長說,「我們同意學生有完全言論自由,但是戲劇現場有年 幼孩童,『陰道』這種字眼是很不妥當的。」噢!噢!噢!所以,我們是在說陰道而不是酸雨或是鈾彈吧?校長先生自己當年該不會是很妥當地從屁眼裡出來的?那 就太酷了,難怪可以當校長。

時代雜誌1997年第一次報導《陰道獨白》下了這樣的標題,「女性主義死了吧?」(Is Feminism Dead?)作者認為女性主義者已經不再像過往一樣,嚴肅地論述、激辯,講一堆大家聽不懂的話,她們和他們到劇場看這個莫名其妙的《陰道獨白》,大笑一 場,聊一聊性的話題,就以為沒事了,總之女性主義者就是要被罵,以前女性主義者各個擺個臭臉的時代也還不是沒有什麼愛慕者,現在,太開心也不行。還有一個 不怎麼有名的紐約小劇作家強森.果特(Jason Grote),把《陰道獨白》劇本中100多個「陰道」字眼改成「陰莖」,「真的,你們試試看,尤其是那個四十歲的陰莖哭著說這是他第一次看到自己那段, 超好笑的。」這個果特先生真是白目到不行,難怪不會紅,也不會像安絲勒一樣可以拿到歐比獎(Obie Award)。

認為消費《陰道獨白》或《陰道獨白》本身代表一種速食、廉價、市場化的後女性主義的人,甚至造了一個字叫「麥當當女性主義」 (McFeminism),有人還諷刺地說,「現在還有女性香水取名為『宣言』(Manifesto)呢!」(註︰此字來自維拉尼.索拉Valerie Solanas的女性主義經典之作『人渣宣言』(S.C.U.M Manifesto),她曾經企圖槍殺普普大師安迪.沃荷(Andy Warhol),不過他也沒死)他/她們完全忽略藝術力量做為世界性社會運動的爆發性,忽略討論性慾/身體經驗的重要,忽略女性主義從小眾知識份子圈出走 以後,對於改變社會與世界的更大可能性,忽略每年《陰道獨白》,各個城市的女性如何分享作為一個共同社會族群的認同,安絲勒每年表演結束,都會按照慣例, 面對數十個女性觀眾主動走向她,告訴她這個演出的重要,大到私密的強暴經驗,小到社會對「陰道」的排斥,「所以,曾經有男性看完以後告訴妳,他對『陰莖』 兩個字,也有同樣的被社會潛意識壓迫的感受嗎?」CNN的記者問。

「真的從來沒有,這是一個多麼老二(phallic)的世界啊!」安絲勒說。

今年台灣的《陰道獨白》由差事劇團的藍貝芝與陳里丹(Dan Chumley)共同導演,有14位職業與非職業劇場演員不支薪演出(3/30,31,國軍藝文中心),所有收支將會捐助女性非營利團體。記者問了數十位 不同領域的女性,劇本中的幾個問題,「如果你的陰道會穿衣服,她會穿?」「她聞起來像?」「如果你的陰道會說話,她會說…?」所有受訪者都非常喜歡這個問 題,許多人都哈哈大笑說要多想幾天再回覆。

女同志詩人,柴,她說:「如果我的陰道要穿一件東西,她會穿黑色禮服帽或者紅色小領結。她很華麗但是其實非常拘謹。她最近酗酒聞起來都是清酒的味道。柴的陰道說,『我不擅長被穿刺,但是我非常適合勃起。』」

媒體人,周玉蔻,她說:我的陰道應該要穿黑色小洋裝,應付各種不同情境,聞起來像Coco Chanel,那種味道很好辨認但是氣味很複雜又歷史悠久,我的陰道說︰「我很寬大!在受盡各種主動、被動的折磨以後!我是最長壽,最有生命力,又沒有任 何種族、階級歧視,比上帝還厲害,應該是世界領袖。」

「地下社會」店長,小寶:陰道穿什麼看她自己的心情吧!聞起來像女神,很客氣地說,「我憐憫你。」

歷史上第一位女同志導演,芭芭拉.漢默(Barbara Hammer):她的陰道要穿一件用自己旁邊長的陰毛編成的蕾絲花邊外套,聞起來像是充滿氧氣的海洋,她說,「愛才是最重要的呢!」

日日春公娼阿姨麗君、小玉,她們的陰道最後結論是都要穿SAKU(保險套),聞起來嚨嘛係秀色可餐,陰道兩個姐妹說,「我要性工作合法化!」(好壞!好壞!還在左派媒體上亂打廣告。)

小說作家,胡淑雯,她的陰道這樣回答:「我要穿一雙綴有蕾絲邊的溜冰鞋,聞起來像在糖水裡煮過的梨,然後說,『對我好一點--以近似於無的力量,近於無的,所有力量。』」

演員,歐陽靖:「當然要穿泳裝或潛水裝,保暖又不怕濕,應該大家都這樣想的吧!聞起來要像松露,又高級,又腥香,陰道要說︰我要活下去!」

漫畫家,Lily:她會穿透明緊身衣,貌似裸露的隱私受無形的屏障徹底保護 ,大恣恣地展示給你看但你 (跟我) 也不能碰觸到的,鹹鹹的海洋陰道說,「我生來就不相信光說說便能得到滿足,你們給我閉嘴!好好體驗我帶給你們種種畢生難忘的經驗吧!」

演員,陸弈靜:我的陰道想穿得像天使一樣,重點是她要有兩個翅膀(她最近看了一個關於天使被上帝懲罰墮入人間的俄文故事,天使在那裡了解了人性與愛),杏仁味的陰道會大叫︰「I Love You!」陸弈靜和她的陰道就開始在沙發上一邊雙手比「I Love You!」一邊又叫又跳!

德國導演,莫妮卡.楚特(Monika Treut):我的陰道能不能穿一件偽裝軍服,聞起來大概有檀香的味道,我不知道為什麼,她開心的時候應該像現在什麼都不會說。

來自泰國芭達雅的新移民,雅青:整個語調給她很興奮,「我應該會幫她穿性感內衣。」「你喜歡什麼顏色?」變態的女記者用低沉的嗓音問。「紫色。」「她聞起來香香的,像薰衣草。」泰國人很善良,雅青的陰道要和大家說,「你們都會有福報!」

影評,李幼鸚鵡鵪鶉,倘若我是陰道,我(因為自信)不必穿也可以坦然自在,我(因 為自娛)可以穿任何材質(廣義的)衣物,而且穿脫由 我(包括陰莖也視同過往雲煙,只是片刻裝飾),她會說︰「Je t'aime moi non plus」(我愛你,我不愛你),一首演員珍.寶金(Jane Birkin)與歌唱家塞熱.甘斯布(Serge Gainsbourg)合作的名曲,後來,男導女演(並邀來安迪.沃荷的裸男合演)的同名鹹濕電影。

立法委員,黃淑英:我陰道應該會穿「小夜衣」(古早時候的保險套),聞起來又香又甜,很溫柔說,「甲快弄破碗。」

無政府主義者╱素食動保者,em:陰道穿個中山裝好了,聞起來應該是像橘子口味的草莓,來個怒吼怎樣,「真他媽的該死,你們都閉嘴!」

「女人國」女同志大型派對主辦人,小安,她說:陰道就大概搭配平常的風格吧,華麗又帶簡約的龐克時尚風,也可能有薄紗;聞起來應該像遊樂園飄散的棉花糖,一邊大叫︰「我在翻滾!」

「瓢蟲」吉他手「妹妹」,現在請大家叫她滿研芬:去年看《陰道獨白》最後十幾位存活下來的慰安婦阿嬤站在台上時,整個狂哭到不行,太好看了!我的陰道想穿…穿不完的漂亮衣服,聞起來像天堂的味道,還說,「請給我你那需要老天保佑的愛!!」

《破報》女同志記者,李靜怡,(太不酷了,我的職業應該要是女同志髮姐或是卡車司機才是)。我的陰道應該全身貼滿碎玻璃,聞起來就是 骯髒又狡猾的傢伙,要像黑色追緝令裡面演的一樣,把門踢爆,對天花板開槍,「碰!碰!」對所有的白癡大叫︰「Everybody! Call this is a robbery!」(看著我,大小傢伙們!這叫一個搶劫!)背景還要有那個「丟~丟~丟~」的配樂。

台灣陰道獨白網站和她們的演出訊息
世界非營利組織V-day網站
聯合國組織女性議題網站

Posted in | | | | | | 由 李靜怡 在 週五, 2007-03-23 17:40 提供


原始出處:破報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Skilled Ear for Music May Help Language

Published: March 20, 2007

Anyone who has tried to learn Chinese can attest to how hard it is to master the tones required to speak and understand it. And anyone who has tried to learn to play the violin or other instruments can report similar challenges.

Now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people with musical training have an easier time learning Chinese.

Writing in the online edition of Nature Neuroscience, researchers from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ay that both skills draw on parts of the brain that help people detect changes in pitch.

One of the study’s authors, Nina Kraus, said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studying music “actually tunes our sensory system.” This means that schools that want children to do well in languages should hesitate before cutting music programs, Dr. Kraus said. She said music training might also help children with language problems.

Mandarin speakers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a more complex encoding of pitch patterns in their brains than English speakers do. This is presumably because in Mandarin and other Asian languages, pitch plays a central role. A single-syllable word can have several meanings depending on how it is intoned.

For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s looked at 20 non-Chinese speaking volunteers, half with no musical background and half who had studied an instrument for at least six years.

As they were shown a movie, the volunteers also heard an audiotape of the Mandarin word “mi” in three of its meanings: squint, bewilder and rice. The researchers recorded activity in their brain stems to see how well they were processing the sounds.

Those with a music background showed much more brain activity in response to the Chinese sounds.

The lead author of the study, Patrick C. M. Wong, said it might work both ways. It appears that native speakers of tonal languages may do better at learning instruments, Dr. Wong said.


Origin: 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