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8日 星期三

散步趣/最老的名人巷青田街- 時報週刊 No 1518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走在青田街的靜巷,經常是無車也無人,彷彿一腳踩進歲月的流沙,窺探了時光的祕密。

台北最早的名人巷,在青田街。這裡曾經住著東京帝大知名教授、台大校長、政界大老,甚至六○年代的明星。時光移易,雖然這裡蓋起了美輪美奐的豪宅,許多年輕時髦的咖啡館又相上這一帶,與永康街連成一氣,演變成台北知名的咖啡街,那種屬於老世家的書卷氣依舊存留街頭巷尾,延續在這些美麗的小店裡。

青田街對我來說,是一種「不太存在」的存在。明明知道它就在那裡,可住在台北這麼多年,卻總是容易略過它。去永康街吃小食,很少跨過金華街;去師大逛夜市,多半也不會繞過學校的背面。掐頭去尾的,剛好就是漏掉青田街。

在師大與永康商圈的青田街,像是一張夾在兩章熱鬧喧騰的流行小說的樸素書籤,十分低調。然而,正是因為如此低調,才會吸引愈來愈多人想要進駐這塊鬧中取靜的地方,興建起華麗的豪宅

這陣子跟一位剛來師大念中文的日本人相約在附近吃午餐,餐後我們從師大一路散步到永康街。當他很專業地翻出導覽書時,我才發現自己竟然從不知道,原來永康街這麼長;原來,師大跟永康街那麼近;原來,只要穿越過我總是錯身的青田街,就可以串起她們。

這個午后,我跟著朋友漫步在有「綠色隧道」之稱的青田街域,對這裡的人與環境的互動有了新的認識與感受。我發現,讓低調的青田街華麗起來的從來不是那些美輪美奐的豪宅大樓,而是這裡的歷史,以及在此生活工作的人們。

青田街歷史光譜

1914年,日治時代政府推行皇民化教育,為提供大批渡海來台的日籍教職人員住宿問題,在當時被劃為昭和町的青田街興建學校宿舍群,青田街遂成為日治時期的「大學住宅」。

2003年,青田街一名屋主因不當砍伐老樹,遭到「台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開出第1張罰單,青田街居民發起「愛青田救老樹」與「再造青田歷史街區」活動,引發各界關注老樹與老屋之新聞議題。

2005年3月,台北市政府辦理公告青田街周邊之日式宿舍群禁建2年;2006年11月公告指定其中3處老屋為古蹟、6處為歷史建築。

2007年3月,2年禁建令屆滿。國有土地上的24棟日式老宿舍、日式木造的老舊別墅恐將夷為平地,開放標售為大樓,成為房地產建商的廝殺戰場。

三十年服飾老店 秀彥精品服飾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謝秀子總是和愛犬「多力」一起看店。她驕傲地說,牠是招財狗,不少人是因為想看牠才常來買衣服。

走進青田街,我的腦子裡充滿了對「日式建築群」的各種想像,然而,當我們真正看見了她,卻發現所謂保存最完整的宿舍群落,規模並不如想像中來得震撼。當我把這個感覺跟「秀彥精品服飾」的老闆娘說,她笑著搖頭:「那是因為都拆掉啦!拜託,以前真的很多、很多耶!」

這間秀彥精品服飾和年過半百的老闆娘謝秀子在這裡已有30年,門面不能說沒有裝潢,但老實說,確實已經不符合時代的潮流。不過,看在習慣遊蕩在購物中心的我的眼中,這裡反而很有一種復古的氣氛。

謝秀子抱著愛狗多力,熱心地領著我們,當起青田街日式建築群的導遊。她指著眼前的日式老平房,如數家珍地告訴我們這裡那裡以前的模樣、往來過哪些達 官貴人。看她說著前台大校長閻振興、前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羅銅壁、前台大醫院院長楊思標,甚至日治時代帝國大學教授們,彷彿都是她的左鄰右舍。「可惜這些國 有地一塊塊被賣給建商蓋豪宅,老樹舊屋一棟棟被拆,你們啊,只是聽說青田街有多好,其實根本沒見過這裡最好的時代。」

她的臉上還是堆著笑,口吻卻瀰漫起遺憾的況味。「不想還好,一想,腦海裡就浮現出一張地圖。哪裡的老房子又被拆了、哪裡住的老鄰居也走了,真的很感慨。」人生無常,謝秀子一點也不希望青田街繼續改變。

話鋒一轉,她說,自己的這家店從前是于右任住過的平房。平房改建成大樓後,于右任的兒子還曾住在樓上,並經常光顧她的店,總是熱情地跟她聊天或買些禮物贈送部屬,當時她還不到二十歲。「現在開店只是玩票了。」她笑著說,只是要讓那些現在已經搬到國外的老客人,回來還能看到這個店,讓那種鄉愁還有地方著落。

秀彥精品服飾

.台北市青田街15之6號
.02-2396-0839
.09:00﹣19:30,日休

優雅的人文氣息 湛廬咖啡館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衣索比亞耶加雪啡,230元。單品咖啡是湛廬的精髓,強調手沖咖啡一定要請師傅端到客人的桌前服務,因為咖啡的美好是從熱水螺旋狀地注入開始。

服飾店裡的是老時光,走出店迎面的是充滿人味的咖啡館:「湛廬」。

在湛廬咖啡館擔任店長快四年的傅云說,從台中北上念書的她,在台北一住就是十年,讓她真正愛上台北的原因,正是這條街。

她說,來青田街喝咖啡的人質感不同,人文氣息特濃;她和謝秀子一樣,可惜著老房子紛紛被拆。但年輕的她思維不同,並不擔心新居民的移入改變這裡,她覺得,青田街有足夠的能量潛移默化每一個進駐的人,就像當年的自己。

她一邊專注地沖咖啡、一邊強調:「我真的很喜歡青田街。」自家烘焙的咖啡,隨著溫度合宜的熱水注入,香味裊裊,彷彿覺得傅云口中的青田街頓時都釋放了氣味。湛廬或許就是青田街氣質的縮影,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此,卻相同地講究生活品味。

不只懷舊與融合,或許青田街也有著圓夢的力量。四年多前,一群離開了職場的中年女子在這裡展開了新的人生。當時,李惠蘭和四個朋友希望推廣健康好吃的有機飲食,決定攜手創業,開了這家「手天品社區食坊」。

店面的裝潢很簡單,沒有客席也無設計,只有冰櫃與擺放產品的木架。在這裡工作的伙伴雖然不見得是專業出身,卻對烘焙糕點充滿無限興趣。到店裡買東西,你會不時聽到身後廚房傳來興奮的歡呼:「好吃的蛋糕出爐囉!」她們的眼神中,盈滿著夢想和成就。

手天品不是惟一的圓夢者,我們在這一帶還發現了一間狹小卻明亮的店鋪「珠寶盒」(boite de bijou),在明朗燦燦的午后引誘著我們。經營法式點心坊珠寶盒的負責人Susan一直夢想著要做出道地的法國甜點,現在,她的法式甜點和麵包深受許多 師大法語中心的老師、學生喜愛,連來自法國的朋友都讚她道地;或許讓這裡明亮的不只是陽光,還有實現中的夢想。

湛廬

.台北市青田街12號
.02-2356-7123
.12:00﹣22:00,無休

珠寶盒法式點心坊

.台北市麗水街33巷19號之1
.02-3322-2461
.10:00﹣21:00,周一休

手天品社區食坊

.台北市潮州街188-1號
.02-2343-5874
.周一﹣四09:30﹣20:00,周五﹣21:00、周六﹣18:00,周日休

剪不斷的世代回憶 波士頓理髮廳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問老闆娘為什麼要取「波士頓」這個店名?她回應:「趣味、趣味啦!」操著閩南語口音的她,回答問題時常這麼開頭或結論,聽來十足恬淡。

青田街的氣味沿著麗水街往永康街蔓延開去,一如我們的腳步。

在永康街上,美麗如西方社區的「錦華綠地」四方小公園旁,我們的目光落在綠地旁的這間「波士頓理髮廳」。這個商圈不乏許多標榜店面裝潢設計師風格的髮型沙龍,想不到像這種充滿老風味、頂著褪色老招牌的傳統理容院會藏身在這裡。最妙的是,如此傳統的老店取了個那麼洋派的店名,非常地後現代。

波士頓由阿公阿婆級的柯氏夫婦經營,從民國五十七年開業至今剛好四十年。柯老闆說,很多人從黑髮剪成白髮,甚至還剪過一家五代。現在,夫妻倆開店不單為了生意,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跟來理髮的老朋友道往事、話家常,甚至共是為了讓老朋友知道,他們還在這裡。

老闆娘說,以前大家都說這間店是路衝,生意做不起來,但據說要是從事「動金屬」的性質才行。但我想,真正讓這間店屹立不搖的背後,是他們夫婦倆的深厚情誼。

波士頓理髮廳

.台北市永康街42號之4
.02-2393-5345
.09:00﹣20:00,周一休


濃濃異國風情 No.8洋食雜貨鋪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靜香的老闆娘有著超越歲月的氣質與美麗,看著她,我還以為走進那個傳說中的日本小店。

愈往麗水街和永康街前段靠近,街道的歷史氣氛就愈淡薄了起來,更多年輕的人、起起落落的店家書寫著新的永康街面貌。

這裡的巷弄裡,咖啡館、小店經營起各種優雅的異國情調。麗水街上以日文「Shizuka」為名的「靜香」咖啡,是由店長楊小姐和媽媽一同經營,因為客席非常少,晚上常客滿,門口即告示要先行預約,以免向隅。帶點不那麼刻意的做作,就像穿著和服日本女人挺直的脖頸,整個店的氣味就像從東京靜巷搬來。

洋食雜貨鋪「No.8」則是把英國的小雜貨鋪搬進了永康街的巷子裡。店裡賣著橄欖油、鵝肝醬、氣泡礦泉水及老闆顏伊精挑的多款好酒,還有手作的輕 食、三明治、巧克力。小小的前庭,可以趁中午偷個空在此閒坐,也適合下了班來喝點小酒放鬆,一目了然的簡潔與舒適,簡直就像來自倫敦的柯芬園。

走出永康街的巷子,我們的異國之旅才畫下句點。回頭看看遠處錯落,藏匿在豪宅間的質樸老房,低調的美麗印象又悄悄上了我的心頭;我突然懂了這個老名人巷的風味,在這春日靜好的午后。

靜香

.台北市麗水街24-1號
.02-2396-6381
.14:30﹣21:30,周日及國定假日休

No.8

.台北市永康街41巷5號
.02-2393-8098
.12:00﹣00:00,周二休

本區之最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錦安市場

最邊塞的風情 蒙藏文化中心

不要懷疑,雖然台灣實質上早已管不著蒙藏地區,但依照憲法規定,蒙藏委員會仍然是成立的。位於青田街這棟碩大的蒙藏文化中心,近年來仍致力於台灣與蒙藏地區的文化交流,並轉型成為提供民眾前往西藏蒙古旅行諮詢中心,還時常舉辦相關的影展與活動。如果你對蒙藏語有興趣,這裡也有開辦蒙藏語語文進修班。

.台北市青田街8巷3號
.02-2351-4280
.09:00﹣12:00,14:00﹣17:00,國定假日休

最不動如山的老店 永光文具店

永康街寸土寸金,幾乎只要開在這條街上的店都能攏聚人潮,只除了這間老文具店以外。夾身在永康街裡,真懷疑還有多少客源,不過,無論旁邊的店家如何更迭,也不管巷口的金石堂書店怎樣改裝,它依然保持風貌,不動如山。

.台北市永康街37巷巷口
.無電話
.11:00﹣18:00,不定休

最懷舊的聚落 錦安市場昭和文物市集

民國73年重建完工的錦安市場(前稱龍安市場),日據時代稱為昭和市場,現在樓上為市圖分館,樓下的市場功能則變薄弱了,成了「昭和文物市集」。這裡聚集了一批收集懷舊、仿古,充滿50年代老情調的物件,滿足曾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前來尋寶。

.台北市永康街60號
.無電話
.14:00﹣21:00,無休

最性格的老闆 璞園

「璞園」的趙力夫應該是這一區最性格的老闆了,他不僅在店門口懸掛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大國旗,還總是在這條現代到不行的路上,坐在落地玻璃門旁的木桌前寫毛筆。璞園不只是經營近20年的骨董藝品店,也賣著福州傳統風味的紅麴小吃,就像個古風文人,在這擾攘街市上自成一格。

.台北市麗水街9巷1號
.02-2357-9349
.11:30﹣22:30,無休

採訪後記
攝影╱張維中 攝影╱盛可凡

我跟隨行的友人說,青田街最新的房價狂飆到1坪80萬;他聽了驚呼,直道不可置信。現在提起青田街,大家似乎都立刻聯想到豪宅,確實如此吧。跟友人道別後,我一個人在昏暮中離開,沿途還真數不清究竟有多少工地正在興建大樓

這些豪宅說真的蓋得都很美,充滿設計感也不霸氣。所以,我本來覺得「低調而華麗」這樣的說法,很適合放在它們身上。但這個下午以後,我卻認為,真正低調的是守護著青田街,那些愈來愈少的大樹和老屋,以及因為喜歡青田街而在此努力生活與樂於工作的人。

就像是秀彥精品服飾老闆娘所說的,青田街本該就是那種不被炒作的、靜靜存在的感覺;正因為這些人事物的低調,反而閃爍出了華麗的光澤。

1963年,台北市黨國元老監察院長于右任在青田街院長寓所歡渡八秩晉五華誕,各界人士前往致賀,並在庭園空地表演「麻姑獻壽」。

70年代的明星楊群、俞鳳至夫婦和愛女楊曉鳳在永康街13巷內的家居生活;圖為楊曉鳳好奇地觀看母親化妝。

1978年,台北市長李登輝為永康公園兒童公園落成啟用舉行揭碑典禮。

1999年,永康街一帶規劃社區藝術節,舞者與藝術家讓整個區域現出不同的風貌。



沒有留言: